三十年創業路 讓“小青果”變“小金果”

夏日陽光正好,銅梁區土橋鎮六贏山上,漫山遍野,拳頭大小的綠果子結滿枝頭,“下個月中上旬就可以採收了,今年長得好。”謝光偉站在枳殼樹旁,仔細檢查果實的成熟度。
從不顧家人反對辭去工作,在山頭種下第一棵枳殼樹開始,時間已經過去了近30年。曾經閑置荒廢的山頭如今郁郁蔥蔥,謝光偉帶動了周圍幾百戶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增收。
中醫師辭職創業種植枳殼
謝光偉是銅梁區土橋鎮本地人。20世紀90年代,枳殼市場一度十分緊俏,價格高但質量低劣,甚至出現用柑橘類產品替代枳殼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相關中醫療效。作為中醫師,謝光偉決定自己來研究種植枳殼。
到江西、湖南等枳殼種植大省考察后,1996年,謝光偉籌資40余萬元,來到有枳殼種植傳統的六贏山,先試著種下100畝。
幾年后,隨著第一批枳殼成熟、挂果,謝光偉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枳殼基地逐漸發展到500畝、1000畝,還成立起銅梁子奇藥材有限公司。正在枳殼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的時候,謝光偉連續幾年遭遇巨大困難。
2004年,基地的所有枳殼樹葉變得漆黑,果子奇形怪狀而且表皮霉爛,謝光偉和本地技術人員想盡了辦法都沒用。直到從中國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學和重慶中藥研究院聘請來專家,才得知這是罕見的薊馬病。此后,為了防治病虫害,基地長期聘請專家指導。
2006年,高溫連晴60多天,枳殼樹面臨滅頂之災。謝光偉花了幾十萬購買抽水設備和水管,從兩公裡外的大埡水庫提水灌溉。連續兩個月,他都住在令人作嘔的鴨棚裡,守著這些枳殼樹。直到9月初降雨結束旱情,確保所有枳殼樹都保住后,疲勞至極的謝光偉才回家。
堅守研發培育最佳枳殼品種
隨著枳殼開始大量結果,每畝鮮枳殼產量近1.1噸。枳殼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截至目前,銅梁區種植枳殼已超過一萬畝。枳殼生產專業合作社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僅為村集體收入帶來分紅,還帶動了附近幾百戶農戶在家門口務工。
在專業合作社指導下,土橋鎮慶林村的楊德全將家裡閑置的地都種上了枳殼樹。“枳殼樹都是自己家的,一年鮮枳殼能賣3萬元左右,比光種地好多了。”楊德全說,種植枳殼平時隻需除草和施肥,家裡老兩口就能管護得過來,隻有採收時節才需要請人幫忙。
“要把枳殼產業做大做強,不能隻看到種植面積,更重要的是優化品種、提升種源品質。”2010年,在科技部門支持下,謝光偉在枳殼基地建起了科技專家大院,聘請西南大學、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專家博士10余人,深入研究、開發枳殼產業。西南大學、重慶中藥研究院還把枳殼標准生產技術納入市級農業科技項目,得到了西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成都中醫藥大學、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持。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子奇藥材有限公司已發展成了全國最大最優質的川枳殼規范化生產基地,研究出了枳殼新品種“渝枳一號”和林木良種品系。尤其是“渝枳一號”枳殼新品種,具有耐熱、耐寒、耐干旱瘠薄、耐酸鹼、耐病虫害、產量高的特點,一次種植可連續採收60年。
每年枳殼收獲季,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藥商,以期收購品質極佳的枳殼,讓種植戶臉上喜笑顏開。截至目前,川枳殼規范化生產基地已經帶動四川宜賓、簡陽、資中和重慶合川、潼南、大足等20余個川渝市縣(區)種植枳殼,面積達3萬多畝。
公司還完成了國家中藥材枳殼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的制訂。銅梁枳殼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讓枳殼通過深加工更具價值
說起枳殼,一般人了解到的就是當中藥材入藥。其實,枳殼可提取物質多達100余種,具備較高的深加工價值。“枳殼中的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經生物轉化,獲得的無毒、低熱值的天然甜味劑,可廣泛應用於食品和藥品領域。”謝光偉介紹,經過充分開發,枳殼深加工后的價值可達初加工的10倍以上。
中藥材是銅梁區“3+6”農業產業體系中著力打造的六大特色產業之一,枳殼產業的融合發展也得到銅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4月,銅梁區枳殼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書正式簽訂。聚焦銅梁枳殼科技示范、枳殼種植加工、枳殼倉儲供應鏈和相關產品,項目內容包括計劃投資20億元,在銅梁打造3萬畝產業核心主產區,輻射川渝地區枳殼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
同時,建起一個日產千噸的枳殼烘干初加工工廠,進行枳殼切片烘干和包裝加工等,預計在明年3月建成投產,通過枳殼產業為更多群眾提供增收的機會。
而更令謝光偉期待的是,項目中還包括建設一個枳殼精深加工產業園。由銅梁核心主產區為擴展的枳殼種植基地提供良種,枳殼經過培育豐產后,再運回銅梁,進入深加工產業體系,開發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枳殼深加工產品。
屆時,枳殼產品附加值將進一步提升,並有力助推銅梁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對於未來的發展,謝光偉的目標很清晰:讓更多人用上最好的枳殼,讓銅梁枳殼名聲更響亮,讓枳殼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讓“小青果”真正變成“小金果”。(李慧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我國首個大型頁岩氣田上半年油氣產量實現雙增長
- 涪陵頁岩氣田員工進行氣舉作業准備。涪陵頁岩氣公司供圖 人民網重慶7月2日電 (記者劉政寧)7月2日,記者從江漢油田涪陵頁岩氣公司獲悉,今年1至6月,我國首個大型頁岩氣田——涪陵頁岩氣田累計產氣35.785億立方米,產油15575噸,同比分別增長3500萬立方米、4125噸,保持油氣生產向“上”的勢頭,實現超計劃運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