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豐都縣龍孔鎮找水,竟找來個產值超10億元的礦泉水產業

2024年07月03日16:3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7月1日,位於豐都縣龍孔鎮鳳凰村的重慶市度善飲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過濾、消毒、裝瓶、貼標簽、裝箱,工人們有序忙碌,一箱箱“荷包蛋天然礦泉水”被運出,送往全市各地。

車間的水源來自300多米外的山上,多口水井裡儲存著清澈的地下水。百年前,地下水噴涌而出,卻被村民當作自然災害進行掩蓋。百年后,暗河再次被發現。依靠其優質的水源,鳳凰村正大力發展“水”經濟,帶動一方發展。

地底180米處尋得富鍶水源

2017年年底,在外打拼多年的鳳凰村村民何加義決定返鄉創業。

“鳳凰村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是打造特色農家樂的好地方。”何加義說,這一想法得到了村裡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完成了土地流轉並進場施工,2018年初,農家樂建成。

正當投用之際,何加義發現用水是一大難題,優質水源是他打造特色農家樂的重要一環,原計劃引用附近水庫的水,但水質沒達到生活用水的要求,處理成本又太高,費時費力。

怎麼辦?

“聽村裡的老人說,村裡其實有一條暗河,百年前曾從地下噴涌而出,大家以為是自然災害,就用泥土掩蓋了,如今已無法判斷准確位置,隻知道大概方位。”何加義說,根據老人們的描述,他帶人在山上找了好幾天,最終找到了一處最符合描述的位置,隨即讓工人們開始打井,當鑽至地底180米處時,還真被他挖到了暗河。

何加義將暗河的水拿到重慶市食品藥品檢測研究院檢測,結果發現該水的含鍶量是目前豐都最高的,水質非常好,這一意外發現讓他嗅到了新商機,也想到了帶動全村發展的方法。

“建農家樂對村子的影響畢竟有限,但如果打造礦泉水產業,帶動效果將翻倍。”何加義說,鳳凰村沒有支柱產業,一直是全村人的“心病”,急需有人帶頭發展產業,但他從沒接觸過礦泉水行業,一時也沒底。

后來,他進行了市場調研,發現鳳凰村的水營養價值高,競爭力強,非常值得開發。2019年1月,重慶市度善飲料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何加義任總經理,主營業務就是生產礦泉水,還打造了“荷包蛋天然礦泉水”這一品牌。

“當時投資了600多萬元對已經建好的農家樂進行了改造,完成了一期水廠的建設,並於2019年投用,還請了專業人士來運營。”何加義說,后來由於水廠產能太低,難以滿足市場需求,2021年,又投入了1000多萬元建設二期水廠,並於今年3月投用,如今鳳凰村的礦泉水產業已初具雛形。

村干部當起推銷員助企開辟市場

礦泉水產業搞起來了,如何發展壯大成為首要問題,尤其是市場開拓,為了推動企業“走出去”,鳳凰村干部主動當起了推銷員。

“全縣各個鄉鎮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礦泉水,此前大多是從縣外採購,營養價值也沒有‘荷包蛋天然礦泉水’高。”鳳凰村黨支部書記何國華說,發力搶佔縣內的礦泉水市場成為他們的首選。

於是,何國華帶著村干部到各個鄉鎮推銷鳳凰村的礦泉水。“我們逐個把水送上門讓他們品嘗,並詳細介紹了權威機構的水檢測報告、村子當前的發展情況等,獲得了許多鄉鎮的肯定。”何國華說,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成功與16個鄉鎮建立了聯系,但部分鄉鎮的距離太遠,運輸成本太高,再加上企業的產能不足,這就導致他們隻能舍遠求近。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前期推銷、品嘗,包鸞鎮、雙路鎮、龍河鎮、栗子鄉等均表示要長期訂購,但訂單量不大。后來,何國華聽說縣級部門同樣需要大量飲用水,並且離村子近,有利於節約成本,但他並沒有各部門的聯系方式,沒辦法,他隻能向龍孔鎮委書記郝思韻求助。

一方面,郝思韻積極與各部門聯系,建立溝通渠道,並帶著何國華上門送水﹔另一方面,每當豐都召開大型會議,郝思韻都會帶著“荷包蛋天然礦泉水”在會議間隙向各部門推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八成以上的縣級部門都訂購了村裡的礦泉水。”何國華說,去年,通過村裡開辟的銷售渠道,幫助企業銷售了三萬多瓶。

為了感謝村裡的支持,村裡每賣出一瓶,何加義還專門支付了1元至2元的推介費,去年村集體收入六萬多元。如今銷售市場逐漸穩定,鳳凰村每年也多了一份固定收入。

“得益於村裡的支持,讓企業度過了最艱難的起步期,目前已經逐漸步入正軌,未來將為村裡帶來更多福祉。”何加義說。

礦泉水產業年產值將達10億元

如今,鳳凰村正在迎來一個可喜的變化:年輕人的身影越來越多,村民冉安國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在外務工十幾年的冉安國得知村裡有個礦泉水企業正在大量招工,他本就從事水電維修安裝工作,回村務工正好滿足他的需求。

“村裡的工作強度不大、環境好,對個人身體也有好處,所以還是回村打工安逸。”冉安國說,他在村裡種植了七八畝的枇杷樹、柑橘樹,以往都要靠家中老人管護,非常辛苦,如今他回家了,既可以照顧老人,也可以接管果園,每月務工還有穩定收入,一舉多得。

鳳凰村村民劉歡歡也有著類似的經歷。回村之前,她在外經營著一家手機店,每月收入很不穩定,近年來,手機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想打工卻找不到工作。

今年春節,劉歡歡回家后發現村裡有了企業,還在招工。“工作內容很簡單,每個月能拿到2000多塊錢的工資,公司還買五險,待遇不錯。”劉歡歡說,過完春節,她就關了手機店,專門回村務工,現在不僅收入穩定了,她還有更多時間照顧老人和孩子,日子越來越有滋味。

“最近一兩年回村務工的年輕人大概有十余人,而且有增加的趨勢。”何國華說,目前已有23個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平均每月4000元工資,隨著企業的發展,相信未來有更多人願意扎根家鄉。

“去年僅靠一期水廠,年產值就達到了2000萬元,今年二期水廠投用后產值將超億元。”何加義說,公司又投資5000萬元將於今年8月開工建設三期水廠,佔地約25畝,建筑面積達80000多平方米,預計明年底投產,屆時產值將達到10億元,為更多村民返鄉創造條件。(新重慶-重慶日報 記者 周傳勇)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