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野生蘑菇生長旺季 這十大毒蘑菇識別方法你別信

又到了雨水充沛,野生蘑菇生長旺盛的夏季。近日,各地食用有毒野生蘑菇引發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據調查,曾有多位中毒者說他們認為“毒蘑菇與生姜、大蒜或大米相遇會變色”,他們所食用的是試過沒有變色的蘑菇,結果還是中毒了。其實民間流傳的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野生蘑菇種類繁多,鑒別時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借助專業設備,而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方法和特定經驗來識別不同地方復雜多樣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原因之一。渝中區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了毒蘑菇認識通常的十大誤區,市民朋友不妨看看。
①鮮艷的毒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錯!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顏色鮮艷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紋鵝膏是毒蘑菇。
②長在潮濕處或家禽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鬆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干淨的樹下一樣可以長毒蘑菇,比如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可以生在鬆林中。
③毒蘑菇跟銀器、生姜、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
錯!“銀針驗毒”是小說和電視情節,可以驗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不能產生顏色變化。
④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錯!有不少毒蘑菇受傷后,不分泌乳汁,也不變色。而有的食用菌,像鬆乳菇、紅汁乳菇受傷處及乳汁均變藍綠色,卻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
⑤被虫叮咬過的蘑菇沒有毒。
錯!著名毒菌——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攝食,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后同樣會生蛆、生虫。
⑥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環,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錯!許多毒蘑菇看起來很普通,比如劇毒的毒粉褶蕈。
⑦毒蘑菇水一泡就變渾,無毒的泡在水裡是清澈的。
錯!變渾是因為蘑菇含有漿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無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會變渾。
⑧毒蘑菇有土豆或蘿卜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錯!蘑菇的氣味不僅和品種有關,也和生長的環境有關,毒蘑菇和無毒蘑菇的氣味無法分辨。
⑨毒蘑菇做熟就沒有毒了。
錯!毒蘑菇毒素毒性穩定且耐熱,一般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加入其他的佐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壞毒素。
⑩年年在同一棵樹上採蘑菇都沒有毒。
錯!蘑菇生長受溫度、濕度和光照等自然因素影響,當環境發生變化時,蘑菇生長就會發生變化,產出含有毒素的品種。
據介紹,毒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可分為胃腸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和光過敏性皮炎型6個類型。一旦吃了野生蘑菇發病,必須立即到醫院救治。目前對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治療方法包括催吐、導瀉、洗胃、灌腸、輸液和利尿等一般救治方式,神經精神症狀、胃腸炎症狀等可採取相應對症治療方式。盡早排出毒素對治療效果非常重要。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新重慶-上游新聞記者 嚴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第28屆亞洲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在重慶落幕
- 人民網重慶7月6日電 7月6日,亞洲規模最大、競技水平最高且影響力最大的青少年乒乓球比賽——第28屆亞洲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在渝北區體育館落下帷幕。這是該賽事時隔12年之后再次落戶中國,也是首次落地西南地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