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頭圖

科教資源“變現” 沙坪壩區集聚科創企業超2000家

2024年07月09日19:55 |
小字號

創客港·未來科技園。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創客港·未來科技園。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7月9日上午,“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發布會沙坪壩專場舉行。發布會上,沙坪壩區委書記唐小平介紹,截至目前,沙坪壩區已經建成了華宇城生命科技園、創客港·未來科技園等一批重要產業轉化平台,集聚科創企業超過2000家,今年1-5月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達到21%。

沙坪壩區聚集了重慶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等知名高校16所,常年在校師生達到30多萬。重慶一中、南開中學、樹人小學等一批知名中小學匯聚,全區人口平均年齡35歲,是一座充滿活力的“青春之城”。

怎麼樣把沙坪壩區良好的科教資源、人才資源、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唐小平介紹,這兩年來,沙坪壩區大力實施“星耀沙磁”計劃。緊緊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實施“北斗星”計劃﹔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啟明星”計劃﹔圍繞集聚軟信產業、生產性服務業、樓宇產業實施“滿天星”計劃。

在這個過程當中,沙坪壩區緊扣產業方向,加快推進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推動產業聯盟、創新聯盟、人才聯盟“三盟合一”,促進高校、企業、金融、政府等各方資源產生“化學反應”。

科教資源“變現”,區位優勢賦能。唐小平說:“沙坪壩區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特別是創新和開放,是我們最鮮明的特色、最大的比較優勢。”

繁忙的團結村中心站。沙坪壩區委宣傳部供圖

繁忙的團結村中心站。沙坪壩區委宣傳部供圖

沙坪壩區作為中歐班列始發地、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的策源地,現在從沙坪壩區團結村開出的班列已經聯通了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

這兩年來,沙坪壩區大力拓通道、強樞紐、聚產業、提能級,持續在引育經營主體、壯大國際貿易、深化制度創新等方面發力,高水平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去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超3000億元,國際班列開行量、運輸量、貨值等主要指標均位居重慶市第一,實現了開放優勢轉化變現為產業優勢。

賽力斯鳳凰智慧工廠。孫凱芳攝

賽力斯鳳凰智慧工廠。孫凱芳攝

同時,沙坪壩區作為西南老工業基地,孕育了賽力斯、西南藥業等知名品牌。截至目前,沙坪壩區的規上工業總產值佔了重慶市的十分之一,每年的外貿進出口總額佔了重慶市近一半。

“沙坪壩區作為中心城區的老區,有著歷史底蘊厚重的一面,但也面臨老城區共性的一些短板問題。”唐小平介紹,這兩年來,沙坪壩區著眼於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擁堵、配套缺失等短板問題,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動城市有機更新。

“我們把沙坪壩劃分為東中西‘三大作業面’。”唐小平介紹,在東部老城區這個作業面,深入開展“四周四沿”的整治,全力治堵治亂治危補短,精心打造“群眾家門口的風景”﹔在西部新城,堅持“五個先行”,統籌推進國際物流城和青鳳科創城聯動發展,打造產城景融合的國際化現代化品質新城﹔在中部鄉村,圍繞歌樂山、中梁山和縉雲山,全覆蓋推動鄉村振興,打造現代都市中的詩歌田園。

“努力讓每一個沙坪壩人以實際行動傳承紅岩精神,真正讓人成為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唐小平介紹,這兩年來,在全區深入開展了“冠紅岩之名、鑄紅岩之魂”實踐活動,目前全區已建成30多萬紅岩志願者隊伍。還推出了《重慶·1949》《紅岩魂》等一批經典的紅色劇目。

唐小平表示,將緊扣重慶市委賦予沙坪壩的“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陣地,爭當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區,爭當創新驅動排頭兵、內陸開放領頭雁”這一目標定位,蹄疾步穩地推動各項工作,努力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當中扛起沙坪壩區的擔當、體現大區的作為。(黃亞輝)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