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推薦

1100多個項目在“藏東明珠”開花結果

——重慶對口援藏30年工作綜述

2024年07月10日08:39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遠在阿裡,險在昌都”——隻有置身於洶涌的瀾滄江畔,才能真正體會這句西藏俗語裡的“昌都之險”:地處雪域之巔藏川青滇接壤地區,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缺氧,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山高谷深,河流湍急,自然條件十分險惡。由於地勢險峻,交通不便,昌都地區一度物資匱乏,生活條件極為艱苦。

1994年,對口援藏大幕正式拉開,重慶被確定對口幫扶昌都地區,以及所轄的芒康縣、類烏齊縣、察雅縣。

“昌都缺什麼、當地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援助什麼!”

這個承諾的背后是重慶無怨無悔的付出——30年來,重慶累計選派了10批援藏干部奔赴有“藏東明珠”之稱的昌都,一棒接著一棒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援藏各項工作。30年間,共注入超過37.5億元援藏資金,落地1151個援藏項目。帶來的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醫療教育水平跨越式提高,越來越多的昌都百姓實現家門口就業……

30年來,格桑花一年又一年綻放在高原,重慶援藏人來了一撥又一撥。如今,在昌都這片傾注了無數重慶援藏干部心血的土地上,新的故事還在上演。

民生為本:30年滴水穿石帶來的改變

明晃晃的亮。

多年以后,陳雲依然記得第一次來到昌都時,冬天陽光照在白雪上折射出刺眼的亮光。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彼時學校教室裡略顯昏暗的燈光。

從2016年起,重慶市教委牽頭負責教育“組團式”援藏工作。當年8月,重慶市首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的50名優秀教師,進駐對口支援的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來自重慶市萬州區分水中學的歷史老師陳雲就是其中一員。

陳雲自己也沒有想到,這竟開啟了他和昌都一高學生們長達9年的師生情緣。

第一次援藏結束前,陳雲的學生次成平措不舍地問他:“陳巴拉(陳爸爸),您明年就要回重慶了嗎?”陳雲沒有正面回答,而是以實際行動申請了第二次援藏、第三次援藏,成為重慶援藏時間最長的教師。

而他也親眼見証了昌都教育事業的改變:2022年投入100余萬元實施淨水工程,為昌都一高的教學樓、辦公樓、寢室所有樓層都安裝上直飲水設備,解決了師生飲用水礦物質超標的問題,確保24小時衛生安全用水。2023年投入150余萬元實施明亮工程,實現了學校燈光照明標准化、智能化改造全覆蓋,教室照明衛生標准達標率100%,“明晃晃的亮”變成了教室的燈光。截至2023年,共投入1400余萬元實施供暖工程,昌都一高的教室、學生寢室及辦公室全部安裝上了供暖設備。

不僅要讓孩子們有學上,還要讓他們畢業后有活兒干。

重慶堅持每年固定提供公務員崗位20個、事業單位崗位70個、國企崗位50個,定向招錄西藏籍高校畢業生赴渝就業。同步建設“1+3”創業孵化基地,組織開展“馬蘭花”創業培訓、企業訂單培訓,全面提高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技能水平,設立區外小組團就業基地,加強赴渝就業人員關心關愛,當前在渝就業的西藏籍勞動者2247名,累計實現5416名西藏戶籍人口在渝就業參保。

改善民生不隻於教育,還有老百姓最為關心的醫療。

今年5月,一位80歲藏族老阿婆的動態心電圖顯示合並多種心律失常。在危急情況下,昌都市人民醫院成功讓她重獲“心”生。這是昌都市人民醫院本地醫生首次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的成功案例,也是重慶醫療援藏的一個生動注腳。

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9年前。

2015年8月18日,重慶市第一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的15名專家,正式抵達昌都市人民醫院,開啟為期1年的援助工作。

那時,昌都市人民醫院運行管理制度不健全、醫療設備相對落后、醫護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等現實問題像一盆冷水,讓援藏隊員心涼了大半截。他們意識到,醫療援藏不是來錦上添花的,而是來雪中送炭的,甚至“炭”都需要自己去“挖”。

“飯要一口一口吃,問題隻能一個一個解決。”面對困難,援藏隊員們逐一改進。然而總有一些“無可奈何”的問題,在短期內無法解決。

2016年7月,第一批援藏隊員離藏之際建議,鑒於當地醫療設備短缺,很多手術無法實施,呼吁“由援藏醫療人才根據專業和工作需求帶著設備開展援助”。

該條建議引起了重慶援藏工作隊和昌都衛健部門的重視,之后歷批次醫療援藏隊均把購置先進醫療設備作為援藏重要任務。

2017年以來,依托“以院包科”模式,重慶市11家醫院“一對一”指導昌都市人民醫院11個重點科室建設,將其納入重醫附一院醫聯體成員。“包科醫院”先后派出院領導、專家135人次來昌都指導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三甲”創建等工作﹔贈送了呼吸機、監護儀等醫療設施設備348台件。愈來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正在不斷滿足藏東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在昌都,每位援藏干部心中都有一張項目計劃表,修路、建房、援建學校醫院……內容各異,但宗旨從來不變——改善民生。如今,對昌都群眾來說,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已不再是奢望。

產業為重:昌都所需與重慶所能相結合

在改善民生的同時,重慶援藏工作還注重產業幫扶,通過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助力昌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昌都要不要發展產業?要發展什麼樣的產業?這是一批又一批重慶援藏干部反復思考的問題。

昌都的產業發展一度舉步維艱: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依賴於傳統農牧業和自然資源開發,但當地人更執著於“自然放養”,難以形成規模﹔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幾乎沒有像樣的制造業﹔吸引和留住人才難度較大,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相對較弱……

如何破題?重慶援藏隊給出自己的答案——授人以漁助推發展,“從建設‘輸血’項目向增強‘造血’功能轉變”。

昌都新區的建成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2013年4月,昌都新區正式挂牌成立。新區百業待興,急需注入大量新鮮血液,激活自力更生能力。

重慶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結合新區實際,建立起對口支援新區幫扶機制,從產業規劃、資金支持、管理團隊、人才培訓、基礎建設、引進企業“六位一體”促進新區提檔升級,實現渝昌兩地合作共謀發展。

10多年來,重慶市先后派出13名援藏干部到新區挂職,支持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

2014年的初創期,重慶北部新區三年對口援助昌都新區7000萬元,主要用於支持園區內基礎設施、規劃展廳、渝昌眾創空間、一站式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及投融資平台的建立等﹔

2022年,重慶市總工會援助項目資金2000萬元,支持渝昌工人文化宮項目建設。

新區成立以來,重慶援藏工作隊先后引入了以昌都市君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萬噸青稞食品精深加工項目、西藏藝禾灃實業有限公司生活用品儲備保障中心、冷鏈物流及農產品加工項目、名英職校、格桑梅朵房地產開發項目等為代表的企業100余家,累計投資金額近5億元,直接解決就業千余人,間接帶動就業2萬多人。

產業援藏的受益者不隻有昌都新區,還有類烏齊縣。

30年前,類烏齊縣的牦牛肉名不見經傳,只是當地百姓餐桌上的美食﹔現如今,類烏齊牦牛肉“搖身一變”,成了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並銷往北京、廣州、重慶等30多個城市。

去年7月,第10批援藏干部楊君從重慶合川來到類烏齊縣,任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到任后第一個月,楊君馬不停蹄地走訪調研了全縣的10個鄉鎮后,發展壯大牦牛產業的思路也逐漸清晰:

“類烏齊牦牛產業大多是零散養殖,沒有形成集群效應,很難進一步發展。”楊君覺得,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專業的企業,著力構建“種草—養畜—加工—銷售”的牦牛全產業鏈。

去年底,類烏齊縣央宗村迎來了牦牛事業的新開端。

在重慶援藏工作隊的努力下,一家從事牦牛育肥產業十余年的企業入駐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該企業不僅通過租賃場地給村集體帶來了收益,還帶動了107戶牧民實現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探索‘公司+農戶’的模式,發動當地牧民以牛入股,參與規模化牦牛育肥養殖。”楊君說。

而更深刻的變革也正在發生——數字重慶建設的東風也吹到了高原昌都。

依托技術優勢,重慶援藏工作隊在類烏齊創造性地建起了牦牛大數據中心,可對全縣的規模化牦牛育肥基地進行動態跟蹤,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賦能引領類烏齊縣的牦牛產業提檔升級,實現綠色發展。

放眼藏東,重慶產業援昌的事例不勝枚舉。重慶歷批援藏工作隊聚焦“富民興藏”發展定位,嫁接“巴渝優勢”,孵化“藏東品牌”,將昌都所需與重慶所能相結合,推動昌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交往交流交融:讓“石榴籽”抱得更緊更密

在沙坪壩區綠樹成蔭的歌樂山深處,坐落著一所歷史悠久、享譽西藏的民族學校——重慶市西藏中學校。

“在重慶西藏中學,除了藏文老師,其他各學科老師均是重慶的老師,與其他重慶重點中學一樣。”來自昌都市察雅縣中學的藏文老師葉旦加告說,自己與當地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日子充實而有意義。

為讓重慶優質教育資源更多惠及藏族孩子,2014年秋季起,重慶市教委安排部分重點中學面向昌都籍學生開設昌都代培班。代培學生散插在重慶多所重點中學,在漢藏學生心中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如今,昌都代培班已是重慶教育援藏的一張響亮名片,成為促進民族“三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

截至2024年,重慶已為昌都代培初中生770名、高中生472名。重慶市教委還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中職學校舉辦重慶西藏中職班,促進重慶西藏中職班與高職院校間的銜接,近5年,重慶市優質中職學校在西藏招生114人。

重慶與昌都的交流交往是多渠道、全方位的。

重慶援藏工作隊圍繞“交往—行程設計有新意、交流—行詣走訪有誠意、交融—行走途中有深意”主題,通過組織在校師生、干部職工、從未走出過大山大水的農牧民等開展渝昌兩地互訪交流、商務文旅交流合作座談會、文化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推動渝昌兩地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成功打造“渝昌情、山城行”“渝芒走親、山水相連”等民族“三交”品牌。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30年來,重慶援藏工作隊注重文化交流,通過百花齊放的文化潤昌形式,讓渝昌兩地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舉辦昌都市文化旅游專題展,昌都地理、人文等150余張圖片、236件(套)實物在渝展出,現場和網絡直播觀展人數超87萬人次﹔

開展重慶市民族歌劇《塵埃落定》赴昌演出、昌都市歌舞劇《昌都往事》赴渝巡演、“翰墨傳情·渝昌連心”“渝昌一家親·奮進新時代”“再走援藏路·再敘援藏情”等系列特色活動,讓鍋庄、弦子、熱巴等昌都特色文化走進內地﹔

開展愛心助學結對幫扶行動,昌渝兩地14所中小學結成友好學校,3000余名師生通過遠程錄播課堂開展教學互動。

……

30年來,在雪域高原上,重慶援藏干部以山城的堅韌與熱情,投入每一個援建項目,從基礎設施的完善到教育醫療的提升,從產業發展的助力到文化旅游的推廣,用汗水與智慧為昌都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深情對話,在這裡,不僅有經濟的援助與建設,更有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對口援助不僅為昌都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更奏響了民族團結的強音。

未來,這份深情厚誼也會如同江水一般,永遠流淌。

因為昌都,有著重慶永遠的牽挂。

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周尤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