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面積產量“四連增”

重慶這樣打贏夏糧“豐收仗”

2024年07月19日07:51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市夏糧播種面積達565.41萬畝,產量125.18萬噸,夏糧實現面積、產量“四連增”,夏收糧食再獲豐收。

這份“成績單”是如何取得的?7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

穩面積 保底盤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同比增長0.4%

重慶山地丘陵面積佔比九成多,守住守好糧食安全底線,必須穩定提升播種面積。

今年我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65.41萬畝,同比增長0.4%,總體保持穩定。春馬鈴薯是主要的夏糧作物,今年播種面積398萬畝,同比增長0.4%。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准農田成為提升播種面積的一大抓手。

5月初,墊江縣長龍鎮長久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負責人劉本權管理的200多畝春馬鈴薯喜獲豐收,平均畝產由過去的1600公斤增加到1800公斤。“‘巴掌田’‘雞窩地’經過高標准農田整治后,不僅連片規模種植,還新增了10%的耕地。更重要的是,機械化收獲后,每畝還能節約60元成本。”劉本權說。

撂荒地復耕,是提升耕地總量的另一大“利器”。4月中旬,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的2000畝晚熟柑橘林裡,村民在果樹下套種的胡豆再次迎來豐收。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永國感慨道:“前年村裡將撂荒地盤活后,流轉給當地的一家企業種柑橘,同時林下套種黃豆、胡豆等作物,如今全村一年就增加了五六十萬斤糧食。”

市農業農村委糧油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控,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通過開發利用冬閑田、調整種植結構等方式,充分挖掘面積潛力。此外,國家繼續出台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

提單產 挖潛力

糧食作物單產同比增長0.6%

今年以來,我市明確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多措並舉推動“三穩、一擴、一提”(穩口糧、穩玉米、穩大豆,擴大油菜面積,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

去年秋冬種以來,我市選擇一批區域代表性強、基礎條件好、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大豆、玉米、馬鈴薯等主產縣,分片區、分類型、整建制開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以提高整地播種質量為核心,以培育壯苗構建高產群體為重點,抓住耕種管收各環節,千方百計提高糧食單產。

大豆、玉米方面,我市在巴南、奉節、江津等區縣開展大豆和玉米增密提單產示范工作,其中巴南區惠民街道顯林村的測產結果顯示,今年大豆和玉米增密提單產示范片的平均畝產達到727.2公斤,增產幅度達31%。

馬鈴薯、春玉米等品種上,在奉節縣興隆鎮友愛村實施馬鈴薯、春玉米、夏大豆帶狀種植增密栽培示范工作,經實收測產,30多畝示范片平均畝產春馬鈴薯2500公斤、玉米538公斤、夏大豆112公斤。

近日發布的夏糧單產數據表明,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初見成效:今年全市糧食作物單產達221.4公斤/畝,同比增加0.6%。

市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說,我市堅持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在增加種植密度、提高播種質量、水肥精准調控、減少產量損失4個方面下功夫,全環節、全過程、全要素挖掘單產潛力。

重服務 強保障

農技人員、產業專家一線指導

為保証夏糧顆粒歸倉,我市全力做好農業生產服務。

在春耕生產“第一仗”中,我市統籌調度農藥、種子、化肥、農機等農資裝備﹔選派農技人員、產業專家開展選種、購種、田間管理一線指導等服務﹔3D打印播種技術、無人駕駛農機、淹水直播等一批新裝備新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之中,助力農業節本增效,單產提質攻關。

近期,為將強降雨、病虫害對農業的損失降到最低,我市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農業技術指導,並第一時間指導災后生產。尤其是為防止馬鈴薯晚疫病等的傳播,今年3月我市相關部門第一時間組織近200名植保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田間普查和指導,確保馬鈴薯健康生長。

與此同時,為保証夏糧顆粒歸倉、豐收到手,各地全力做好各項夏收服務保障工作。比如,今年夏收期間,各地多投用上萬台(套)農機具開展夏糧收獲,取得一定成效。(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實習生 吳金鍇)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