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動態

探索“互聯網+” 助力鄉村提“智”增效

2024年07月22日19:41 |
小字號

近日,重慶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鄉村振興實踐團,前往結對鄉村振興服務站——綦江區石壕鎮,開啟了連續第二年的實踐服務活動。

期間,實踐團研發了“紅綦旅約”小程序,改版升級了“雲上村管”平台,制作了《“綦”跡——我家門前的長征路》繪本微課,首創Python紅色故事編程課堂……多措並舉,用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賦能。

《“綦”跡——我家門前的長征路》微課錄制。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互聯網+產業

高校與鄉村精准對接

為解決鄉村振興缺乏專業人才這一痛點難點,該學院為石壕鎮設置了大學生“雲上村干部”。通過統一培訓和管理,定向長期對接鄉村振興需求和項目推進。

今年的“雲上村干部”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石壕鎮研發了第一個紅旅小程序——“紅綦旅約”。通過預約、VR720全景互動、反饋三大功能,讓石壕鎮的紅色旅游產業更具智能化。

“雲上村管”小程序頁面。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同時,實踐團還升級改版了“雲上村管”小程序,在原有功能上創新性解決高校與鄉村精准對接的問題,實現鄉村實時發布服務需求、高校“雲上村干部”發布服務意向、鄉村進行最優選擇完成服務匹配,真正成為高校與鄉村的聯結者,實現高校服務鄉村精准化、常態化。

互聯網+教育

弘揚紅色文化

實踐團抓住石壕鎮作為長征過境地這一重要紅色資源,將長征歷史與文化融入到Python編程語言教學中,為24位石壕小學生特別定制了一場融合紅色文化與編程知識的啟蒙課堂。

《Python的紅色之旅》課堂講解。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實踐團精心設計了三個以長征主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塊,即“用if語句編寫出《七律·長征》”“用for語句編寫長征故事”“用if語句和for語句編寫長征線路”,讓孩子們在學習編程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和感悟紅色歷史。

團隊還以在綦江的長征歷史為主線,編撰了《“綦”跡——我家門前的長征路》紅色繪本,並錄制了配套微課,讓紅色文化走進小學課堂。

互聯網+非遺

探索數字化傳承

利用專業知識助力文化傳承是重師計信學院社會實踐的重要任務。實踐團前往綦江農民版畫院,沉浸式體驗特色版畫藝術,調研非遺發展。

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版畫制作。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接下來,實踐團將在前期實地考察6個區縣的非遺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繪制重慶市非遺地圖,打造重慶非遺傳承的線上綜合性平台,實現非遺宣傳展示、內涵挖掘、產品售賣、數據分析等功能。(晏紅霞)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