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三下鄉”上活思政大課

2024年07月25日18:01 |
小字號

近日,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實踐調研宣講團,選派4名教師、45名學生代表,赴渝北區多地開展為期6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期間,宣講團走訪展覽館、工廠公司、農田基地,進行產業調研﹔深入機關、企業、鄉村、農戶,開展集中宣講、院壩宣講、入戶宣講﹔走進農業、工業生產一線,親身體驗相關工作崗位,努力上好社會實踐這堂“行走的大思政課”。

體驗新農村特色產業。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調研訪談活動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

重慶是我國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承擔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多重戰略使命。圍繞“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這一嶄新定位,重慶如何謀劃未來發展,渝北又將如何更好地服務重慶發展大局?

帶著這些問題,團隊先后前往重慶市規劃展覽館與渝北展覽館,了解重慶市與渝北區的規劃建設歷程、政策舉措以及未來願景。團隊成員在參觀后表示,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知大格局、明大方向,方能由大及小、由淺入深,把一件件事情落實到位。

為確保本次調研實效,團隊師生提出要兼顧新區與老村、工業與農業,全面深入地對渝北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解。6天時間,團隊走進川渝高竹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及三個老村,開展了一系列調研訪談活動,並得出結論:創新協同與制度改革是新區發展成功的兩個關鍵因素。

創新協同,打造以新質生產力為發展動力的產業集群。在重慶兩江新區明月湖協同創新館,團隊觀摩了智能汽車、人工智能等最新技術成果,了解了這裡上中下游企業進行產業創新協同的模式與做法。在川渝高竹新區,團隊參觀了四川伊耐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四川潤美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並與企業負責人、產品設計師及一線工人進行了深度交流。

參觀重慶兩江新區明月湖協同創新館。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制度改革,通過打破“看不見的壁壘”實現便民利民。作為川渝地區唯一的跨省域共建城市新區,川渝高竹新區在制度改革上銳意進取。在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向團隊重點介紹了川渝高竹新區“1+2+4”跨省(市)稅費征管一體化服務機制。除此之外,一系列重點領域改革也在不斷推進,讓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企業和群眾。

走出城市,農業農村建設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本次調研涉及三個村鎮,這些村鎮以多元的視角、成熟的經驗和扎實的成就向團隊成員展示了新時代新農村建設的和美圖景。金剛村的葫蘆瓜與食用菌、放牛坪村的脆梨以及興隆鎮的花卉,都是當地探索發展特色產業的成功示范。退役軍人卸下軍裝后投身鄉村建設的動人故事、村裡老支書團結帶領村民開荒種田的感人事跡,都是以黨建促發展的真實寫照。“情理堂”解決居民糾紛,互助養老點拓寬服務類型,都是完善基層治理的切實舉措。在與村主任等人的交流過程中,團隊成員感受到的不僅是鄉村振興的良好前景,更是新時代農業農村建設者面對困難與挑戰時的信心與勇氣。

理論宣講活動有力量、有溫度、接地氣

對於大學生而言,將文化、科技、衛生送到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離不開“講”這個環節。這敦促他們要與當地百姓拉近距離,用心用情講好黨的理論政策,以理論宣講賦能社會發展。

在6天的行程中,團隊成員不局限於固定的場所與形式,秉持“深入淺出”的理念,堅持“一路走,一路講”,把黨和國家的理論政策、青年學生的思考想法與人民群眾身邊的大小事結合起來,力求用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講。針對老人、兒童等不同受眾群體,團隊設計了法律普及宣傳、暑期安全教育、紅岩小課堂等多種類型的豐富內容,利用院壩、草坪、會議室等場所開展宣講。

讓眾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金剛村對老年人開展的普法教育。“有一個號稱您孫女的人給您打電話,叫您給她轉點錢,您轉不轉?”“不轉。”“這就對了!”團隊成員用身邊人發生過的真實案例,提醒老人不要輕信陌生來電,謹防電信詐騙。

“理論宣講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說教,而是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事情講清楚、把道理講明白,讓理論政策的傳播實現‘潤物無聲’。”團隊成員談到。

宣講員張鴻凱在養老院開展普法宣傳。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實、體驗足、收獲豐

社會是一個廣闊的天地,書本上的知識與理論隻有在實踐中才能看得見模樣、聽得清回響。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讓學生樹立勞動意識、發揚實踐精神,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投身社會實踐。

經過統籌安排,團隊師生重點開展了農業生產和基層治理這兩項崗位體驗活動。在放牛坪村,成員們化身“新晉果農”,學習基本的農業知識,並在當地種植戶的指導下參與脆梨的採摘工作。在金剛村,大家跟隨兩名青年村干部開展日常工作,進行拔草護綠、打掃養老院衛生等崗位實踐,體驗了“大學生村官”的一天。

團隊成員在實踐感悟中這樣寫道:“通過6天的實踐鍛煉,我們在學習與觀察中,拓寬視野、深化認知、強化擔當,了解國家發展和人民期盼,深刻理解黨的創新理論,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信念,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晏紅霞、梁雨馨(實習))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