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與兩江新區人民醫院召開遠程ECMO平移技術討論會

人民網重慶7月26日電 近日,武漢協和重慶醫院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召開遠程ECMO(體外膜肺氧合,也被稱作“人工心肺機”)平移技術討論會。武漢協和醫院重症專家與重慶兩江新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針對近期救治的3例ECMO病例進行了討論。
討論會現場。重慶兩江新區人民醫院供圖
兩江新區人民醫院ECMO小組成員分別對從4月起開展的“烏頭鹼中毒”“鸚鵡熱衣原體”以及“甲流”3例ECMO病例進行了回顧。分別從ECMO的決策、ECMO使用的類型(模式)、上機期間的維護以及精細化護理等環節與武漢協和醫院的重症醫學專家進行了交流,同時也針對所遇疑點、難點向專家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
武漢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張建成針對兩江新區人民醫院ECMO小組的具體操作流程與細節進行了點評與指導。特別對ECMO上機時機的選擇、抗凝肝素劑量的使用、維護期間關鍵指標的監控以及撤機的相關數據進行了說明。張建成對重慶兩江新區人民醫院就“鸚鵡熱”病例採取的低劑量抗凝策略給予了肯定。他表示,ECMO小組雖然組建時間短,但無論決策判斷力,還是團隊協作力都已具備成熟團隊的素質。
據悉,重慶兩江新區人民醫院ECMO項目作為武漢協和重慶醫院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技術平移孵化和培育項目,從今年4月起進入培訓、准備期。武漢協和醫院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輸出醫院,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依托醫院——兩江新區人民醫院團隊的架構、操作流程、關鍵細節持續給予點對點的指導。
據介紹,建設中的武漢協和重慶醫院位於重慶兩江新區龍盛新城,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預計2025年建成投用。技術平移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重要策略,已經在兩江新區人民醫院骨科中心、重症醫學科等科室落地實施,接下來,院方將落實更多科室與項目搭上技術平移的“快車”。(胡虹、唐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高速路網建成31個“司機之家”
- 人民網重慶11月29日電 (陳琦、劉敏)重慶高速集團消息,11月28日,重慶高速司機之家黨支部揭牌暨同心驛站授牌儀式在G5013渝蓉高速圍龍服務區舉行,標志著重慶高速路網基本建成方便駕駛員休息的“司機之家”體系。 據介紹,目前,重慶高速路網的日均車流量超過90萬輛,其中,貨車的日均車流量約21.12萬車次,常年往返高速公路的貨車司機約3000萬名。…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