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做好五篇大文章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系列之五

農行重慶市分行:全“數”前行  助推數字重慶建設

2024年07月29日10:41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今年以來,農行重慶市分行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奮力書寫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的時代答卷。7月23日起人民網重慶頻道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系列,集中呈現農行重慶市分行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支持、深度參與“智融惠暢”工程,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相關舉措、成效、亮點。

人民網重慶7月29日電 “力爭在重點項目、數字場景、全渠道經營、基層減負、業務創新、科技安全等方面實現有效突破,努力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數字化轉型成果。”

今年開展的2024年推進數字化轉型專題會上,農行重慶市分行圍繞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提出下一步重點規劃。近年來,該行在“用數”能力上不斷強化,聚焦金融領域數智化轉型,創新多領域跨場景應用,數字化、智慧化運行水平不斷提升。

數字信貸切實服務實體,數字鄉村助推產業振興、數字場景賦能智慧城市、數字風控促進安全治理……這些聚焦數字重慶戰略,貫徹落實總行數字金融工作要求的全新篇章,正在由農行重慶市分行奮力書寫。

以“數”為基創新金融產品 加快打造數字鄉村

在琪金集團的豬資源保種場內,依托先進的智能化飼料投喂系統,飼料得以精確計量並高效傳輸,通過多條自動化料線准確無誤地送達至每個碗槽中,實現了飼養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除了智能飼喂系統,新風系統、自動控溫系統、異位發酵床、除臭系統等智能設備在豬舍內也一應俱全。

“企業能發展到今天,多虧了農行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實現了設備的升級換代,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琪金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道。

生豬產業如何吃上了“金融飼料”?據農行重慶榮昌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針對養殖場因無法取得產權証,缺少抵押物這一特殊情況,通過政府補貼質押、生豬活體抵押方式,向琪金集團投放8614萬元,助其全面升級數字化養豬場及建設屠宰廠。

與此同時,該行積極與生豬大數據中心共同開發“金豬數智貸”,將大數據中心的實時數據與該行系統相結合,讓生豬企業既可通過掌銀等智能設備在線申請貸款,又可依托物聯網、畜臉識別、AI點數等先進技術,對活體資產和風險事件的智能化監管,推動金融與生豬產業鏈深入貼合。

這是農行重慶市分行以數字金融成果賦能鄉村產業發展的生動體現。近年來,該行將數字鄉村建設設立為全行重點工程,圍繞“三資”平台、鄉鎮治理、智慧畜牧、惠農網貸、惠農e貸等方面持續深耕,為鄉村振興賦能。

聚焦種植業發展問題短板,該行創新推出“智慧種植貸”,以種植業收益權為質押,著力破解經營主體融資難、擔保難問題。同時,構建“生產經營監控+智慧數據採集預警+供應鏈資金閉環”全過程監管模式,通過客戶准入、智慧監控、人防輔助、資金閉環、連帶擔保五種手段,防范化解權利質押信貸風險,全方位助力重慶市種植業產業穩產增產、種植戶穩收增收。建立智慧畜牧場景,數據化推動風險防控,截至目前,智慧畜牧場景在全市34個區縣、795家養殖場落地。

智慧畜牧場景應用。農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智慧畜牧場景應用。農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以“數”為擎打造跨領域場景 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聚焦推進“智融惠暢”工程落地,農行重慶市分行持續深化金融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聚焦五大類25項具體工作任務,在產業數字金融、個人金融服務、普惠金融服務、數字化運營服務體系等重點領域不斷發力,推動智能化場景跨領域深度應用。

該行充分發揮大數據、算法等技術的“雷達作用”,持續拓寬普惠金融服務渠道,一方面與市經信委“渝企金服”平台合作,對平台准入的小微企業客戶群體提供“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支持﹔另一方面與市發改委、市銀保監“信易貸·渝惠融”平台合作,通過該平台審批發放貸款683筆,余額8.47億元。同時多渠道、廣投放“普惠e站”,提高線上辦貸效率及客戶體驗,截至目前,通過“普惠e站”成功開戶1萬余戶,線上“小微e貸”余額185億元。

打造智慧場景服務民生讓金融更普惠,農行重慶市分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依托開放銀行平台打造開放包容、價值共享的金融服務生態圈,跨越傳統經營邊界,服務百姓日常生活,讓金融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2023年以來,該行累計上線智慧校園場景688個、智慧食堂場景195個、智慧黨建場景93個、生活繳費場景(水電燃氣等)60個,實現了市內38個區縣全覆蓋,服務近110萬人﹔建設“智慧法院”案款服務平台,服務成渝金融法院及全市人民法院﹔打造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智慧科研”場景示范樣板,上線銀企直連系統﹔落地分行首個養老機構資金監管合作項目,創新打造“智慧養老”資金監管服務平台﹔在秀山、石柱等7個區縣上線“智縣”政務服務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實用實戰標志性成果。

智能金融服務建設方面,農行重慶市分行在同業中率先將20余項社保高頻服務事項上線網點超櫃,為廣大社保客群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同時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覆蓋機構、商業、景區等多種業態,在西南大學建成全國首個“數幣+”高校場景,成功打造合川“數幣+”三資平台。截至目前,數幣個人錢包總數累計已超210萬個。

該行還高度重視智能風控系統構建,緊扣信貸風險、洗錢風險、電詐風險等重點領域,不斷深化烽火平台、金智雲鼎等數字化風控系統的運用,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顯著提升防控風險、識別風險、處置風險的覆蓋率、准確率、成功率,助力全市金融市場和諧穩定地發展。

“未來,我們將持續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依托數據和技術優勢構建數字金融生態,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形成與數字時代相適應的金融服務能力,為更好服務數字經濟發展、助力數字重慶建設貢獻農行力量。”農行重慶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胡虹、楊小春、王東明、石懷靜)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