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睡眠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會議舉行

近日,由重慶市民政局審批、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重慶市睡眠研究會,其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會議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名睡眠醫學專家、學者及業界同仁參加了本次會議。
活動現場。重慶市睡眠研究會供圖
睡眠醫學教育起步晚,學科發展緩慢。當前睡眠診療的醫務工作者多是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等學科的醫生,並非睡眠醫學專業背景,對睡眠疾病的識別存在一定的偏向性。臨床缺乏有效對策,多數睡眠障礙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有效診治。睡眠障礙已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和醫學問題,臨床診療及學科發展亟待規范。
為此,在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正確領導和悉心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6月,由重慶西區醫院與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聯合牽頭,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等十家發起單位共同申請成立重慶市睡眠研究會。
經過10個月的精心籌備,2024年5月,由重慶市民政局審批、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重慶市睡眠研究會正式獲批。
在籌備過程中,由重慶西區醫院神經疾病中心副主任兼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重慶市睡眠研究會理事長蔣曉江帶領的籌備工作小組,就社團登記、機構設置、章程起草、會徽設計、招募會員、經費籌備、會員大會的召開等工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部署。研究會組織機構架構充分借鑒了中國睡眠研究會及兄弟省份的經驗,並結合本土實際,確定首屆理事會由368名會員組成,理事99人,常務理事30名,秘書長1人,副理事長4人,理事長1人。所有成員均為行業的業務骨干,確保了研究會的專業性和廣泛影響力。
重慶市睡眠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會議共分成兩個部分,一是研究會成立大會,二是學術會議。
成立大會由重慶市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兼法人代表、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睡眠心理科主任高東,重慶市睡眠研究會秘書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睡眠心理科主任蔣成剛共同主持。
蔣曉江作研究會籌備工作報告,具體闡述了研究會成立的背景和籌備過程。重慶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王渝現場宣讀《重慶市民政局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創新部部長段勇,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黃志力、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左和鳴致辭,對重慶市睡眠研究會的成立表達祝賀與期許。
活動現場。重慶市睡眠研究會供圖
隨后,多位領導及睡眠醫學專家共同為重慶市睡眠研究會揭牌,並為名譽理事長、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及常務理事頒發了聘任証書。
同時,會議舉辦了“睡眠醫學中心規范化建設示范試點項目”啟動儀式。該項目將在研究會的協助下,打造9個不同級別的睡眠醫學中心規范化建設示范試點,助力地區睡眠醫學體系建設與發展。
活動現場。重慶市睡眠研究會供圖
學術環節,多位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為臨床提供新思路,賦能學科發展,共繪睡眠醫學新藍圖,護航群眾睡眠健康。
陸軍軍醫大學胡志安作《體液因素調控覺醒睡眠的機制》授課。重慶市睡眠研究會供圖
構建睡眠醫學體系 產學研共筑健康夢
蔣曉江介紹,導致睡眠障礙的原因有90多種,許多患者輾轉於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呼吸科、耳鼻咽喉科等科室求醫,卻不一定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如果是在專業的睡眠醫學中心,我們會通過精准檢查,明確病因,再實施針對性治療,確保患者獲得系統規范診療。對於器質性病變,中心將無縫轉至專科進一步治療。
蔣曉江表示:“重慶市睡眠研究會計劃成立專科聯盟,通過學術會議、基層巡講等方式,加強睡眠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為各聯盟單位帶去新的診療思路和技術,提升基層診療水平。同時,我們推廣睡眠障礙等項目篩查,建立標准化流程,以促進睡眠醫學學科規范化發展。我們也倡導患者首訪睡眠醫學科,以科學排查為基礎,實施精准治療,減少盲目就醫。”
此次會議的圓滿召開,標志著重慶市在推動睡眠健康領域邁出了堅實步伐。未來,重慶市睡眠研究會將攜手各界同仁,不斷探索創新,共同推動睡眠醫學服務的規范化和高質量發展。(重慶市睡眠研究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高速路網建成31個“司機之家”
- 人民網重慶11月29日電 (陳琦、劉敏)重慶高速集團消息,11月28日,重慶高速司機之家黨支部揭牌暨同心驛站授牌儀式在G5013渝蓉高速圍龍服務區舉行,標志著重慶高速路網基本建成方便駕駛員休息的“司機之家”體系。 據介紹,目前,重慶高速路網的日均車流量超過90萬輛,其中,貨車的日均車流量約21.12萬車次,常年往返高速公路的貨車司機約3000萬名。…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