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重慶大學學子走訪邊疆少數民族村寨

2024年08月02日20:08 |
小字號

“綠春之行這麼快就結束了啊,真想多呆幾天!”這句話從一名來自廣東的00后大學生口中說出,讓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行走邊疆的思政課”社會實踐團帶隊老師倍感欣慰。從重慶到雲南綠春縣,在火車和汽車上的單程時間都要十二三個小時,老師們之前很擔心這群年輕學生吃不了這個苦。

實踐團在邊境村寨合影。許晴攝

實踐團在邊境村寨合影。許晴攝

臘姑梯田。重慶大學供圖

臘姑梯田。重慶大學供圖

從7月25日到7月31日,該實踐團在綠春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了小記者採訪活動,參觀了綠春縣博物館和綠春縣融媒體中心﹔到牛孔鎮採訪了非遺彝繡和神鼓舞的傳承人,體驗和用短視頻報道火把節﹔赴茶山和黃連山調研綠春生態文明建設,在臘姑梯田報道夏收、開展助農活動,同時調查全國文明村燈馬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前往戈奎鄉蝦巴村,通過直播和短視頻向全國推薦哈尼族美食﹔深入平河鎮調研丫口水塘口岸建設,在邊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參與巡邊體驗,領略瑤族梅尼新寨美麗鄉村建設……所歷之處,皆是國情。

綠春縣副縣長吳炯見証了25名師生的用心投入,並給予高度評價:“他們馬不停蹄地行走在綠春的大山間,到訪了綠春5個鄉鎮,廣泛而深入地接觸彝族、哈尼族、瑤族、納西族等各族干部群眾,行走范圍如此之大,活動類型豐富多彩,成果形式不拘一格,這堂融合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鄉村思政課令人耳目一新。”

學生採訪彝族繡娘。許晴攝

學生採訪彝族繡娘。許晴攝

行進過程中,多位學生破除了自己的刻板印象——邊疆似乎都是落后和凋敝的。事實上這裡生機勃勃,處處體現社會主義建設成效,處處體現現代化成果,處處反映新時代人民有盼頭、有希望、有激情的生活圖景。

學院博士生支部黨員周潤哲表示:“在到訪的幾個村寨,黨員干部帶頭,黨群合作共進,用智慧破解了一個個發展難題。他們的危機意識和不計個人回報、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的奉獻精神深深影響了我們。”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在黃連山宣教中心開展思政教育。重慶大學供圖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在黃連山宣教中心開展思政教育。重慶大學供圖

“活動效果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把思政教育的空間從大學校園轉換到邊疆的田間地頭,通過深度參與、結對幫扶、新聞採寫、新媒體內容生產等豐富的形式和體驗,對同學們思想境界和專業能力的提升是全方位的。”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認為。

“這是一次提升學生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專業實踐,是專業實踐課的課堂思政。”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張小強補充,新聞專業的希望在田野上,隻有通過這樣的鄉村思政課,才能培養有情懷的新型新聞人才,才能破解實用主義盛行對高等教育的沖擊。(晏紅霞、鄭雨菲、李建東)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