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見希望 | 郵儲銀行重慶分行:扎根沃土 鋪就和美鄉村致富路

穿過彭水自治縣太原鎮西南部蜿蜒的G211國道,便是以肥沃土地和優質水源聞名的區陽村。踏足區陽村的“稻香童年”田園深處,根根稻谷染上金黃,低垂稻穗飽滿豐盈,長勢格外喜人。無垠稻田繪就斑斕圖景,萬千魚影競躍清漣,共同勾勒出一幅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的田園畫卷。
近年來,區陽村圍繞“魚米之鄉,家風太原”主題,緊扣農村“三變改革”,探索“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不斷補齊產業鏈,助推產業綠色高效發展,讓產業增效村民增收。而鄉村持續美起來、村民不斷富起來的背后,離不開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的金融助力。
區陽村。郵儲銀行重慶分行供圖
文旅融合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剛到村上任時,我就被優美的鄉村風景吸引。”區陽村第一駐村書記楊聰回憶道。2021年5月,郵儲銀行重慶彭水支行二級支行長楊聰受上級委派,來到區陽村擔任第一駐村書記。“我用三個月時間對區陽村的文化底蘊和資源稟賦進行了全面調研,並邀請專家團隊對當地鄉村振興進行設計指導。”
稻田是區陽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楊聰敏銳地抓住這一優勢,依托區陽大米的品牌效應,打造千畝優質水稻基地,並自學CAD設計推出“五彩稻田畫”。同時,楊聰圍繞區陽村“一河一溝,兩壩加環山”的集中資源優勢,積極推動集旅游、觀光、種植、加工為一體的“稻香童年”田園綜合體建設。
“田園綜合體總佔地面積400余畝,分為農耕體驗主題園、戶外拓展基地、親子採摘園等多個功能區。”值得一提的是,以該田園綜合體為依托,郵儲銀行重慶分行捐助20萬元啟動資金開發研學旅游。“區陽村目前已建成彭水縣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基地,累計承辦50余場研學旅行,單日最多接待800人次。”楊聰介紹道。
自2023年4月投入運營以來,該田園綜合體已累計營收127萬元,帶動當地村民務工1000余人次,有效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實現產區變景區的蝶變。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我能有這個機會扎根基層沃土,與群眾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幫助父老鄉親增收致富,我覺得挺自豪的。”楊聰眼含深情地說。
楊聰幫助農戶收稻谷。郵儲銀行重慶分行供圖
產業驅動
助推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地處武陵山區的區陽村擁有豐富的冷水資源,適宜養殖冷水魚。近年來,當地引進冷水魚養殖企業,通過“基地+協會+股份合作社”的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泉水漁都”也因此落地。
泉水漁都為彭水縣碧水清泉漁業有限公司的生態魚養殖基地,主要繁育養殖鱘魚、虹鱒、金鱒等特色冷水魚,是重慶市獨家的“3A級冷水魚特色景區”。公司年均通過零售、批發方式銷售優質冷水魚250噸以上,年產值在500萬元左右。
“我們目前有60萬尾魚,成魚20萬尾,預計銷售30萬斤。”碧水清泉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焦輝權說道。據悉,該生態魚養殖基地採用高密度跑道式技術,通過流水養殖全天候供氧,縮短魚的生長周期,從而提高養殖效率和養殖收入。“上半年是魚苗的生長期,但今年恰逢公司擴張,資金投入大,飼料需求缺口大,急需流動資金注入。”焦輝權說。
了解到這一情況以后,郵儲銀行重慶彭水支行工作人員實地走訪把脈需求,針對企業經營特點靶向施策,依托郵儲“渝”系列之“渝見希望”金融服務,推出純信用產業貸,僅用時3天便審批通過,為企業授信300萬元。郵儲銀行重慶彭水支行客戶經理庹雲義介紹到,該貸款年利率3.15%,貸款到期后無需還本金即可進行貸款續款。
“這筆資金的注入,也讓我們更有底氣擴大繁育存種,實現人工育苗。”提及下一步規劃,焦輝權表示,計劃將繁育規模由目前的120萬尾擴大至240萬尾,有效助推區陽村冷水魚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此外,郵儲銀行重慶彭水支行積極落實“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建設,對全村村民進行普遍授信,建立信用村,滿足村民小額貸款需求,並在貸款利率上實行優惠。截至目前,該行授信金額達537.6萬元,授信余額310萬元,有效解決當地村民創業和產業發展的資金難題。
今年以來,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立足“渝”系列之“渝見希望”金融服務,著力打造郵銀協同生態圈,圍繞村、社、戶、企、店等群體打造的惠農合作項目“融資E”余額近15億元﹔從生態場景切入,相繼創新推出了花椒產業貸、脆李貸、榨菜貸等40個特色農業產業貸款產品,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農業經營主體,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特色農業產業相關貸款65億元,全力保障各類涉農主體農業生產信貸資金需求,有效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下一步,該行將持續發揮金融所長、郵儲所能,深挖本土特色文化資源,打造美麗鄉村新面貌,讓生態環境底色更靚,讓農旅融合產業更旺,讓鄉村振興活力更足,以實際行動支持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繪就鄉村振興“豐”景圖。(向詩佳、李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國內首個"虛擬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在渝啟用
- 人民網重慶11月26日電 (陳琦、實習生姜曉軒)11月25日,“中國基層醫生兒科常見疾病處理能力提升”全國啟動會在渝舉行。來自會上消息,由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成功創建我國首個標准化患兒模型,幫助更多的基層兒科醫生持續提升診療水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