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觸摸高質量發展的重慶脈動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採訪活動圓滿結束

2024年09月30日08:28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九月二十六日,來自央地媒體的記者們走進榮昌區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進行調研。記者 李雨恆 攝\視覺重慶

九月二十六日,來自央地媒體的記者們走進榮昌區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進行調研。記者 李雨恆 攝\視覺重慶

9月29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採訪活動圓滿結束。7天時間裡,記者團分兩條線路,分別走進九龍坡、沙坪壩、渝中、江北、渝北、南岸、大渡口、巴南、江津、永川、榮昌、涪陵、大足、銅梁、合川、武隆、綦江等17個區縣及兩江新區進行調研採訪。

7天時間裡,記者團關注重慶經濟發展勢頭,探訪民生保障改善,探察社會創新治理,用鏡頭和筆觸記錄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7天時間裡,記者團走進重慶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實驗室、生產線,觸摸真實的城市脈動,揭開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千般面孔。

從現代產業發展中

看見培育新質生產力生動圖景

機械臂精准揮舞、運輸機器人來回穿梭……重慶兩江新區的賽力斯超級工廠裡,超1000台智能化設備和超3000台機器人智能協同,關鍵工序100%實現自動化,最快30秒就可下線一輛新能源車。其與華為攜手推出的問界M9,截至8月大定突破14萬,持續領跑中國市場50萬以上豪華車型銷量冠軍。

江津白沙的江小白手工精釀車間裡,彌漫著濃郁酒香。以酒飲釀造為主線,江小白拓展打造酒業全產業鏈,包括上游的高粱種植、循環農業、農旅融合三大模塊,下游的全國物流聯運、渠道網絡、江小白酒館、江小白社區酒館等終端業態。

2023年投入運營的永川科技片場,是國內空間最大、亮度最高、標准最優的虛擬拍攝科技棚。截至目前已承接《P計劃》等12部影視作品拍攝,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正加快建設科技片場二期。

位於榮昌區的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有效解決生豬養殖產業日常監管、疫病防控、金融貸款三大難題,在全國設立了303個生豬數據採集點,建設全國生豬“產能、價格、屠宰、指標、期貨、進口、頭部企業”7大特色數據庫,擁有核心客戶8.1萬余戶。

太極藿香正氣液數字化灌裝生產線上,AGV小車忙碌運輸材料,一盒盒瓶蓋在軌道上來回穿梭……伴隨數字化車間的建成投用,智能化生產線數控率高達95%,減少2/3員工,產能提高2倍,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產品質量穩定性大幅提高。

一幕幕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展現了重慶現代產業飛速發展的蓬勃生機,也描摹著重慶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圖景。

數據也印証了這一點——今年上半年,重慶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高於全國2.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五位。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3%,拉動全市工業增速5.1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5倍,帶動汽車產量重返全國城市第一位。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49%,新質生產力加速涌現。

從加速釋放的文旅市場消費潛力

感受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自上線以來受到廣泛關注,大足石刻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了游戲世界中一抹亮色。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館員趙崗說,目前他們已建立線上平台1︰1復刻景區,全世界的朋友都可以線上游覽大足寶頂山石刻。

此外,為助推文旅產業全鏈條發展,大足石刻文創園以大足石刻文化為核心,重點發展雕塑藝術、工藝美術、數字文創、文化旅游四大產業,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文創產業高地、文化藝術高地、創新創業基地、文旅研學基地。

在大渡口區,曾經的“工業鏽帶”正加速蝶變“文旅秀帶”。近年來,大渡口將老重鋼的型鋼廠工業遺存利用起來,修建起重慶工業博物館。如今,這裡不僅是重慶近現代百年工業歷史文脈傳承地、工業文化與公共藝術融合交匯地,還通過打造具有創新創意、互動體驗、主題場景式的泛博物館體系,開拓紅色旅游、研學教育、科普實踐、工業體驗、休閑觀光、創意產業等延伸產業,工業旅游開展得如火如荼。

而武隆則在文旅產業的提檔升級中另辟蹊徑,著力探索信用經濟。作為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等金字招牌的地區之一,自2021年起,武隆文旅開啟信用經濟試點,構建“一平台、兩庫、多場景”的信用消費服務和支撐平台,發揮信用的信息化、工具化和監管化作用,打造“放心游”“信易游”“輕鬆游”等品牌,帶動信用體驗,促進消費升級。

數據顯示,目前“智慧旅游-信用平台”入庫誠信名單75萬人,已消費信用免票、信用優惠、信用免押等各類產品120余萬人次,撬動消費2.2億元。

持續探索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當前,重慶正加速釋放文旅市場消費潛力。數據顯示,2023年,重慶旅游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1206.82億元,同比增長13.5%,佔全市GDP比重達4.0%﹔今年上半年,重慶實現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586.63億元,同比增長8%。

從大街小巷的煙火氣、鬆弛感中

見証民生保障措施落地見效

高質量發展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擁有干淨整潔、設施齊全的社區環境,功能完善的社區服務中心,菜品豐富的社區食堂……民主村作為全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之一,在社區改造中處處體現著為民著想的細節,讓居民充滿幸福感。

“這裡不僅有煙火氣,還有隨處可見的鬆弛感。”在民主村,中國青年報記者焦敏龍深有感觸。

同樣感到幸福的,還有住在江津區珞璜鎮碑亭社區的李靜忠。今年7月,碑亭社區成功創建全市首個社保卡“一卡通”應用全生態社區,實現應用場景的高度集成與全面落地,比如聯合多部門設置水電氣繳費“一站式”窗口便利老年人群生活,針對靈活就業人群創新打造蘋果倉式“一卡通”愛心驛站等。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在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就有一輛停在家門口的就業“列車”——義渡就業列車。這趟“列車”可提供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職業規劃、創業指導、培訓服務等多元化綜合性服務,重點關注殘疾人、婦女、青年、新市民等群體,幫助他們“出門就能找到工作”“靠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近年來,重慶推出了一系列惠民舉措,加強各社區全方位建設,貼心服務群眾,幫助解決住房、就業、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訴求,實現育民有道、惠民有感、便民有術,使社區服務更加高效、社區關系更加和諧,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4.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91.4%,織密保障之網,截至8月末全市城鄉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2667萬人、642萬人、693萬人。

此外,重慶共有公租房58.3萬套,現已分配入住56.6萬套,兩江新區民心佳園、沙坪壩區美麗陽光家園正開展第一批公租房轉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改革試點,公租房裡筑起“幸福安樂窩”。(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唐琴 佘振芳 楊鈮紫)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