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渝中:“德法相伴”潤母城 多措並舉著“文”章

2024年10月08日19:03 |
小字號

德法應為並蒂蓮,普法促文風貌全。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推進移風易俗走向深入,促進全域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健康有序發展,連日來,重慶市渝中區積極開展“德法相伴 文明渝中”文明行為引導綜合行動。

該行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突出問題導向,推進文明行為習慣養成,形成文明執法常態,推進移風易俗整治,豐富文明實踐路徑,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多措並舉,形式豐富,為推動“德法相伴 文明渝中”文明行為綜合引導工作不斷深入,渝中區正式推出《文明第1眼》普法動畫第一期《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並設計渝中文明IP形象“朝天”和“翠微”﹔推出《文明第1眼》文明旅游實景解說宣傳短片第一期《重慶最美街道——中山四路》……

同時,以“碼上文明”為主題的文明行為規范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線上答題活動,“文明有范兒”治理示范空間打造等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行政執法 德與法相輔相成

李子壩輕軌站是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其中一個站點,因其“空中列車穿樓而過”成為蜚聲中外的“網紅車站”,引來眾多游客在樓下打卡拍照。

隨著游客增多,不文明的旅游亂象衍生,破壞了游客的出行體驗,其中,“旅拍”亂象受人關注,部分“銅人”招徠游客合影不告知收費,事后糾纏游客索要費用,部分“旅拍”經營者長期佔道拍攝阻礙游客,影響市容環境、道路通行。

對此,上清寺街道聯合區文旅委、區市場監管局等多個部門進行聯合執法,通過加強宣傳、摸排整治、建立長效機制等舉措,讓德法浸潤旅游業態,文明旅游行為不僅滿足游客逛吃需求,更提升了重慶的城市形象。

在渝中區“德法相伴 文明渝中”文明行為引導綜合行動中,開展相關行政執法主題實踐活動是主要內容之一。

在主題實踐活動中,該區舉辦“德法相伴 文明渝中”文明執法大比武初賽,參賽對象為全區行政執法人員。競賽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重慶市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十件“小案小事”涉及法律法規、《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全國文明城區建設涉及法律法規及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等執法規范性要求。

同時,轄區各行政執法部門還對全國文明城區建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規進行精准普法釋法﹔規范文明執法行為,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強化文明執法宣傳,拓寬宣傳渠道,開展系列有亮點、有特色、有分量的社會宣傳﹔實施文明執法監督評議,促進提高行政執法效能和社會滿意度﹔選樹文明執法典型,選樹一批精准普法、文明執法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跡、具體場景,引導行業爭創崗位學雷鋒標兵,爭創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小案小事” 治和智協同發力

“牛皮癬”是影響市容市貌的城市環境衛生頑疾,既有礙美觀又難清理。治理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渝中區城管局緊盯重點區域,組織人員並配備專業的清理工具和設備,對商業街、公園、背街小巷、公廁等公共場所以及主次干道等區域的“牛皮癬”進行全面清理。

此外,渝中區城管局還利用宣傳欄、進店宣傳等方式廣泛宣傳非法小廣告的社會危害性,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動員廣大群眾、沿街商戶主動勸阻、制止張貼、噴涂小廣告行為,形成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過共同努力,著力打造干淨、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和人居環境。

群眾有呼聲,數智賦能整治在行動。

針對老百姓廣泛關心關注的不文明上網行為,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印制《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宣傳手冊》2000冊,為經營主體“送法上門”,並組織召開《廣告法》《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培訓,為經營單位和相關平台敲響法治警鐘,督促平台在發布彈窗廣告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在廣告發布之前嚴格落實廣告發布審查責任,若以彈窗等形式發布網絡游戲廣告,則廣告主、廣告發布者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能夠一鍵關閉。

同時,還積極配合區委網信辦等部門開展網絡游戲彈窗廣告專項治理工作,排查處置在APP上渲染校園霸凌、拜金主義、封建迷信等導向不良的網絡游戲內容,堅決杜絕利用彈窗推送低俗庸俗、導向不良、格調不高的網絡游戲廣告,規范引導互聯網彈窗廣告健康發展。

在十件“小案小事”治理專項行動中,渝中區聚焦不規范停車、不禮讓斑馬線、不文明養犬、高空拋物墜物、“牛皮癬”、垃圾分類不准確、不文明上網、餐飲浪費、亂扔亂吐、“壩壩舞”噪聲擾民等十件文明行為領域“小案小事”,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還通過強化常態監督執法,提高執法智能化和精准度﹔持續加強數智賦能,推動治理向“整體智治”轉變﹔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共同維護城市文明形象。

移風易俗 點到面逐步推進

為了保障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專項治理行動中,大溪溝街道提倡廣大居民朋友在中元節期間採取文明綠色的祭祀方式,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城市環境。

該街道通過開展“文明祭祀,平安中元”主題宣傳活動,組織志願者積極開展文明祭祀相關宣傳,倡導文明、環保、健康的祭奠方式。同時,加大巡查排查力度,及時勸導焚香點燭等不文明祭祀行為,呼吁轄區居民抵制陳規陋習和封建迷信,推進移風易俗,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發揚文明、綠色、低碳、安全的祭掃新風尚。

新風尚蔚然成風,離不開廣泛的群眾參與。

“我覺得跳跳壩壩舞本身是好的,對大家的身體健康和文化生活都有好處,要支持和鼓勵。”“我們不是阻止大家跳壩壩舞,只是建議大家音響聲音開小點,注意一下跳的時間和地點,不能影響別人。”專項治理行動中,一場文明觀點“辯論賽”火熱進行,菜園壩街道珊瑚灣社區的居民們分成正、反雙方,圍繞壩壩舞、夜宵擾民、文明養犬等生活熱點開展觀念“對對碰”,在交流和碰撞中弘揚文明風尚。

在移風易俗專項治理行動中,渝中區深化“春風滿巴渝”社會風氣提升行動,結合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進行專項整治。主要圍繞“踐行喜事新辦、踐行喪事簡辦、踐行無事不辦、破除封建迷信、整治打牌擾民”五項重點,結合各單位職能職責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專項治理,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祛除歪風邪氣,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同時,強化問題督查整改。各單位結合文明城區常態建設和12345便民服務熱線反映事項處理,不斷加大對“街邊、樓棟焚燒紙錢,打牌擾民、袒胸赤膊、臟話粗話、大聲喧嘩、賭博行為”等移風易俗問題的線索巡查和整改根治,並及時向區移風易俗工作專班報送整改推進情況。

最后,引導群眾廣泛參與。堅持“群眾參與 開門整改”,深入基層分批次開展調研,召開群眾座談會,認真聽取各方意見,整治全過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黃亞輝)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