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30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精英、青年人才來渝

為數字人才賦能產業發展獻計

2024年10月11日07:28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10月10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重慶市政府主辦的數字人才賦能產業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在兩江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佩華等30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精英、青年人才等參會,圍繞數字人才培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創新發展開展討論與分享。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2023年規模超過50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在技術、消費和應用領域具有創新領先優勢。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關鍵在於數字人才支撐。

記者了解到,重慶正在大力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截至今年4月,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突破45%,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數字人才的創新驅動,對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意義重大。為此,重慶創新機制培育人才,在全國率先開展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率先頒發數字技術工程師專業技術等級証書,為數字人才培養提供了整體方案。此外,重慶還建設了全國首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發布了數字經濟人才相關的研究成果,形成數字人才培育的全周期生態體系。

本次大講堂包括院士主旨演講、人工智能分講堂、集成電路分講堂、工業互聯網分講堂等環節。現場,院士專家紛紛出謀劃策。顧佩華介紹,數字人才是指在數字技術領域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專業人才,幾乎對當今所有行業都很重要。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數字人才都很緊俏,重慶更應重視數字人才培養,通過搭建平台促進產學研交流等,及時滿足企業對科技人才和技術創新的需求。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陳斌建議,當前,AI技術飛速發展,AI素質對於如今的數字人才已是必備素養。對於企業而言,要注重AI賦能,及時建立相關的專業團隊,引入專業人才。對於一線工程師和高校畢業生來說,積極擁抱AI技術,學習AI技能,將會極大提升競爭力。

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微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張萬裡建議,重慶應引育並舉,實現產業人才快速聚集。一方面要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提供個性化支持方案﹔另一方面要強化產教融合,鼓勵高校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集成電路人才,提供實習實訓機會,縮短產業人才培育時長。(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