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推薦

一卡一車一房 見証重慶市民幸福生活

2024年10月11日07:1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辦一張卡,衣食住行都能用。”“登上一輛車,就可以找到工作。”“買下公租房,我也有家了。”

9月23日至29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採訪活動中,近百名媒體記者用精彩的畫面、細膩的筆觸記錄重慶在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生動實踐。大家紛紛感慨:“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一張卡實現“幸福夢”

“我們可以用它繳水電費、吃飯、取退休金、逛超市、乘坐公交車,這張卡讓老年人的生活更便利。”在江津區珞璜鎮碑亭社區服務中心,72歲的居民彭中安向記者描述了社保卡給他生活帶來的方便。

傳統印象中,社保卡隻用於醫保報銷和退休金發放,但江津區主動挖掘民生需求,在碑亭社區成功創建全市首個社保卡“一卡通”應用全生態社區。在這裡,居民出門隻要手持社保卡或是刷臉,就可以享受“一卡通辦、一卡通游、一卡通行、一卡通閱、一卡通購”等多場景應用。

碑亭社區黨總支書記白貴敏介紹,比如在社區圖書閱覽室,居民可以使用社保卡借閱書籍﹔在社區食堂,可以刷卡吃飯,還能享受到優惠。

“社區從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社保卡‘一卡通’,目前已惠及6678名常住居民,並輻射周邊多個社區。”白貴敏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居民正嘗試使用“一卡通”功能。

除江津區外,巴南區、潼南區也正在加快創建社保卡“一卡通”社區。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將在全市范圍內復制推廣社保卡“一卡通”社區建設,並根據市民的現實需求,逐步完善各項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數達3634萬人,電子社保卡人口覆蓋率69%,社保卡居民服務“一件事”實現人社領域105項服務“全業務用卡”,全市公共交通實現“一卡通行”,3.3萬個定點醫療機構可持卡就醫購藥,川渝兩地24個景區可用卡購票預約、174家圖書館可持卡通借通還。

一輛車實現“就業夢”

“有時間就來,也可帶回家做。既不耽誤照顧孩子,還能增加一些收入。”搭乘大渡口區“義渡就業列車”,該區新山村街道的“寶媽”李錢英在義渡壹秋堂巾幗非遺工坊實現了靈活就業。

“義渡就業列車”是大渡口區人力社保局持續深化打造的公共就業服務品牌,通過“列車”這一載體,推進就業、創業、培訓等服務關口前移,實現陣地建在家門口、隊伍沉到基層裡、服務送到心坎上。

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黨委書記王迪介紹,“義渡就業列車”重點關注殘疾人、婦女、青年、新市民等群體,幫助他們“出門就能找到工作”“靠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義渡壹秋堂非遺工坊是“義渡就業列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坊是全市首個城市社區非遺工坊品牌,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四位一體模式開展市場化運行,幫助轄區“寶媽”、大齡失業等居家婦女及殘疾人靈活就業增收。截至今年9月,工坊面向轄區居民共計開展專業及公益非遺技能培訓20余場,覆蓋轄區婦女400余人,帶動90余名婦女靈活就業,人均月增收1000元,創造產值25萬元。

“義渡就業列車”還將社區網格員拓展成勞務經紀人,依托他們對社區樓棟情況熟悉的優勢,開展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累計服務求職者近萬人次,促進精准就業5240人,為勞務經紀人創收近50萬元。

如今,“義渡就業列車”已建成新山村街道人社便民服務站、九宮廟街道便民創意集市、八橋鎮青創基地、跳磴鎮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勝鎮義渡數字零工市場,積極推進茄子溪街道義渡影視零工基地建設,著力打造全域覆蓋、縱橫聯通、多點輻射的服務站點。

一套房實現“安居夢”

“這裡交通便利,醫院、學校、商場等配套設施齊全,房價也很劃算,我早就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了。”在沙坪壩區井口街道美麗陽光家園社區住了8年的韋鈺熙,得知公租房購買政策后,她毫不猶豫便簽約買下自己所租的公租房,“特別高興,我真的有家了。”

美麗陽光家園是我市第一批公租房部分房源轉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試點之一。韋鈺熙算了筆賬,買下自己租的這套房子,加上所有費用,合計31萬元左右。她說,自己有點存款,再找親戚借一些,剩下的貸款10年,每個月還1000元左右,壓力不算大。

據介紹,重慶目前共有公租房58.3萬套,現已分配入住56.6萬套。為有效增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供給,更好地滿足工薪群體購房需求,重慶正開展公租房轉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改革試點。

第一批試點項目包括兩江新區的民心佳園和沙坪壩區的美麗陽光家園。其中,民心佳園價格區間為5500—6000元/平方米,美麗陽光家園價格區間為4400—4700元/平方米,均實行一房一價,已於2024年9月2日正式接受申購。

此外,圍繞惠民生、促就業、保住房等民生熱點,重慶各區縣紛紛創新舉措,立足微陣地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2022年啟動城市更新項目的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關注游攤商販所需,在社區邊角地開辟遮風避雨、零租金入駐的“惠民巧匠房”,不僅解決了商販生計問題,保留了歷史風貌,也為周邊群眾生活提供了便利。

南岸區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通過微改微整,對街區風貌進行提檔升級,對臨街商戶進行業態調整,讓其成為市民享閑暇、品生活的市井文化慢生活體驗區。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重慶實踐正在不同場景上演,一點一滴創造著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鈮紫)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