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進社區 “管家”在身邊 重慶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超大城市治理是世界級難題,重慶作為我國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推進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需要從體制機制入手,推動城市治理模式創新、方式重塑、結構重構。
2023年起,我市實施連續3年“城管進社區”建設工作,為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探索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284個“城管進社區”試點社區建設。一年多來,“城管進社區”讓城市管理者下沉至基層社區,快速響應群眾訴求,實現了治理流程的簡化﹔政府、社區、居民、物業各方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實現了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數智化手段廣泛應用於城市管理,實現了治理方式的智能化。
貼心“管家”回應群眾煩心事
9月24日上午10點,在沙坪壩區覃家崗街道鳳天路社區居委會辦公室,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派駐街道執法人員賴東、李京陽正在接待前來反映問題的居民。
“孩子在鳳鳴山小學讀書,冬天放學晚了,回家途中的路燈不亮,我們很擔心小孩的安全。”
“有些業主在金陽易誠國際小區的空地裡種菜,施肥搞得臭氣熏天,你們城管一定要管下。”
“社區很多植物都被晒蔫了,能不能想辦法救救它們?”
……
“路燈和小區種菜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先安排同事去核實下,植物問題今天就請區綠化工程處的同事來社區,給大家普及高溫天氣綠化澆灌的知識,同時對社區綠植進行專業養護。”賴東認真做了記錄,一一回應居民關心的問題。
除了反映問題,現場也有來表達感謝的居民。
“沒想到這麼快就把問題解決了,一定要來給你們點贊。”居民陳天桂向賴東豎起了大拇指。
原來,此前一下大雨,鳳天大道綠化帶泥土就被沖出來,污染車行道。還有一些人行道的磚塊鬆動破損,一不小心踩上去,鞋子、褲腳就會被濺上泥水。
陳天桂告訴記者,向身邊“管家”反映后,一個月內,綠化帶和人行道就修復了。
“陳老師倒提醒了我們,前段時間持續高溫又下了雨,我們去巡查下修復的綠化帶和人行道。”接待完居民,賴東和李京陽立馬趕去鳳天大道。
妙手“管家”摳出80個停車位
“下班回來,終於不用把車停在公路邊了。”江北區五裡店金葉世家小區居民顏良安鬆了一口氣。由於小區停車位不足,以前他隻能把車“見縫插針”地停在各個角落,實在沒空間了,就停在小區外的車行道上,既不安全還堵塞了交通。
9月25日,記者來到金葉世家小區,江北區城管支隊執法隊員和街道工作人員正在巡查,看看今年劃設的停車位是否標識清晰,車輛停放是否規范。
“這個小區建於20年前,當時沒有配套地下停車場。隨著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小區及其周邊單位的停車需求激增,光靠小區內的停車位完全無法滿足。”江北區城管支隊副支隊長葉航告訴記者。
在“城管進社區”行動中,江北區形成一項機制:城管隊員與社區網格員共同巡查上報問題,城管、社區、物業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城市管理工作。
今年年初,江北區城管支隊巡查發現小區內外有不少閑置空地,小區外的人行道、小區內的車環道都有剩余空間可以利用。江北區市政設施管理工作人員對小區周邊環境進行查勘,與社區干部共同召開院壩會,聽取社區網格員、樓長、居民代表等的意見建議。
隨后,江北區市政設施管理所、江北區城管支隊與小區物業公司、街道社區、交巡警等部門進行磋商,提出了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小區內外“摳出”空地設置80個停車位﹔執法人員勸離人行道車輛,拖移“僵尸車”﹔車行道中間安裝隔離護欄,在人行道旁安裝沿石進行人車隔離。
僅用1個月時間,金葉世家小區綜合整治完成。目前居民停車有序,小區環境整潔,大家都夸妙手“管家”辦法多。
智慧“管家”提前感知風險
9月27日上午10點,一輛搭載“高清攝像頭+算法智能識別”的道路巡檢車行駛在長壽區菩提街道勝天社區公路上。
車輛以30km/h的車速勻速行駛著,車頂上的攝像頭將道路狀況“盡收眼底”。
車輛行進過程中,車后座上的電腦屏幕上突然蹦出紅色的識別框,提示路面存在塊狀裂縫問題。
在巡檢車輛識別到裂縫問題的同時,負責聯絡該社區的長壽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熊猛的手機上也收到了裂縫路面的定位,他立即趕往現場處置。
“除了裂縫之外,道路沉陷、坑槽等12類病害都逃不過這位‘管家’的眼睛。”長壽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甘立勇介紹,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廣、細節多,城管進社區容易存在服務盲區,類似道路巡檢車這樣的智慧“管家”能提前感知風險,幫助城市管理工作者迅速發現問題。
在長壽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化糞池監測設備傳來的實時數據,每座化糞池的定位、編號、報警狀態、氣體濃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這是我們各社區的智慧大‘管家’,每座化糞池的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等氣體數值都在它的掌握之中,24小時守護社區安全。”甘立勇介紹。
“嘀嘀,嘀嘀……”突然,大“管家”發出警報,長壽區渡舟街道長生橋社區公廁化糞池有毒有害氣體即將超過限值。接到預警后,該社區化糞池管理作業人員鐘龍、王磊和安全監督員張巍立刻趕往現場。
“夏天氣溫高,怕出現誤報,我們要用手持儀器再檢測一次。”鐘龍拿出便攜式氣體測量儀,將下端的管子放進化糞池窨井蓋上的小洞口,一會兒后,測量儀顯示化糞池的氣體濃度確實超標。
隨后,他們豎起安全標示,打開井蓋后使用鼓風機稀釋有害氣體,直到有害氣體濃度恢復正常。排險工作前后用時不到半小時。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全市將再推進600個左右社區建成示范社區,其他社區城市管理和執法工作全面進入,實現“城管進社區”全覆蓋。(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崔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