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建成一百一十七個“無廢城市細胞”

近日,南岸區生態環境局發布消息,當前南岸區“無廢城市”建設指標完成率達93%,項目完工率達82%,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4.72%,危險廢物安全利用處置率達100%,已建成“無廢城市細胞”117個,地區GDP中綠色產業貢獻值佔比從16%增至32%。
“無廢城市細胞”是指為貫徹落實“無廢城市”建設相關理念,採取有效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培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社會生活單位。
為統籌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南岸區相繼制定了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有害垃圾管理等工作方案,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職、公眾參與的“無廢城市”共建格局。
“我們通過以點帶面引領全區‘無廢城市’建設深入開展,全區已建成‘無廢城市細胞’117個,其中市級‘無廢城市細胞’12個。”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通過引導各單位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一批親民示范項目,探索出一批凝聚基層智慧的“無廢金點子”。其中,南湖社區酵素制作展示項目、菜鳥驛站快遞包裝循環利用項目、銅元局街道垃圾智能投放項目、廣陽島固廢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等一批亮點工程獲評國家、市級“無廢城市”建設典型案例並被各級媒體重點推介。
與此同時,區生態環境局通過建設“無廢工廠”“無廢學校”“無廢醫院”“無廢驛站”等各領域“小細胞”,深入挖掘有辨識度、有推廣性的“無廢”典型案例,培育更多精品無廢工程,充分發揮垃圾分類示范基地、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引領作用,形成“以點帶面、連成一片、示范引領、整體提升”的全域“無廢”局面,並積極推動社會共建,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無廢城市”建設。
接下來,南岸區將繼續加快全域“無廢城市”建設進程,努力打造更多具有辨識度的“無廢”成效,堅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為美麗重慶建設貢獻南岸力量。(陳思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通報“酉陽糧食公司銷售大米問題”調查情況
- 人民網重慶10月14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14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通報“酉陽縣糧食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大米問題”調查核實情況。全文如下: 重慶市委、市政府對群眾實名反映關於“酉陽縣糧食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大米問題”一事高度重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專項調查組,抽調45人分6個工作組,採取現場檢查、提取資料、查驗票據、對比台賬、詢問相關人員、抽檢庫房成品等方式,深入開展調查處置。…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