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助力鄉村振興 小絲瓜做成大產業

村民在絲瓜絡基地管護。廖唯攝
近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桐樓鄉桐木村的絲瓜絡加工廠裡一派繁忙,10多名工人正在加緊制作絲瓜絡產品,隻見一根根干絲瓜絡經過漂白、壓片、裁剪等工序,“變身”成為精致的鞋墊、沐浴片、杯墊等。
桐樓鄉細沙村睦渝絲瓜示范種植基地。廖唯攝
2019年,桐樓鄉通過外出考察學習,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形成以“村集體公司+標准化基地+種植大戶+農戶庭院經濟”的模式發展種植絲瓜絡產業。
桐樓鄉通過五年來不斷探索完善絲瓜絡的種植技術、總結管護經驗,目前全鄉種植面積已達500畝,主要集中在細沙村和普子村,其中帶動80余戶村民種植絲瓜絡。
“一根絲瓜絡原材料和它加工成產品的價值要相差6至10倍。”桐樓鄉黨委書記張倩說,為了增加絲瓜絡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桐樓鄉在村裡建起絲瓜絡加工廠,選派鄉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到江西、浙江等地學習絲瓜絡加工技術。
“絲瓜絡有豐富的纖維、耐用耐磨,吸水性和透氣性又很好,可以做成鞋墊、浴巾或洗漱用品等10多種產品,天然又環保﹔同時絲瓜絡具有通筋活血化瘀和保健作用,還可以用作中藥材。”細沙村絲瓜絡種植大戶張洪鋒介紹,他正是看中了絲瓜絡的效益,於是種植了100畝。
細沙村黨支部書記張坤算了一筆賬:干的絲瓜絡最長的一根有1.4米,以一般的一根80厘米為例,單賣原材料價值15元左右,如果加工成產品,可以制作6雙至8雙鞋墊、3個小氣墊,剩下的邊角料還可以用來作為中藥材,這樣算下來產生的價值一共就是100多元了。經測試,100斤干絲瓜絡能加工絲瓜絡制品1000余件,預估產值就達16000元左右。
今年桐樓鄉全鄉共計產出絲瓜絡10.5噸,按照當前絲瓜絡原材料市場行情5萬元/噸,原材料產值52.5萬元,加工制品產值將達300萬元。下一步,將絲瓜絡特色產業打造成桐樓鄉的特色產品品牌,進一步打通銷售渠道,促進產業增效、村民增收,真正把小絲瓜做成大產業。(廖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通報“酉陽糧食公司銷售大米問題”調查情況
- 人民網重慶10月14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14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通報“酉陽縣糧食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大米問題”調查核實情況。全文如下: 重慶市委、市政府對群眾實名反映關於“酉陽縣糧食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大米問題”一事高度重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專項調查組,抽調45人分6個工作組,採取現場檢查、提取資料、查驗票據、對比台賬、詢問相關人員、抽檢庫房成品等方式,深入開展調查處置。…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