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委十三屆八次全會舉行

中國共產黨重慶市九龍坡區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召開。王茂鬆攝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九龍坡區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九龍坡區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全市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中勇挑重擔、走在前列,奮力開創“東西一體化、全域現代化”大美九龍坡新局面的實施意見》和全會決議。
全會指出,《實施意見(討論稿)》直面破解制約九龍坡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和體制機制弊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聚焦開創“東西一體化、全域現代化”大美九龍坡新局面,提出“在全市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中勇挑重擔、走在前列”,形成全會鮮明的主題主線。
九龍坡區將圍繞在全市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中勇挑重擔、走在前列,奮力開創“東西一體化、全域現代化”大美九龍坡新局面,堅持全面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突出推進數字重慶建設和重點領域改革相互賦能、協同發力,以敢為人先的勇氣積極探索首創性、差別化改革,大膽試、大膽闖、大膽改,加快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保護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機制弊端,持續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九龍坡辨識度”的標志性改革成果,更好以九龍坡一域改革實踐為全市全國大局創造新鮮經驗、作出更大貢獻。
全會指出,《實施意見(討論稿)》在具體內容安排上:
突出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聚力打造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標志性成果,在鞏固拓展“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成果基礎上,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持續完善有為政府、有效市場高水平良性互動體制機制,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生態,引導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在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效益最大化中持續提升九龍坡經濟質量和綜合實力。
突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聚力打造健全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標志性成果,圍繞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千億架梁、百億立柱、特色夯基、新星扎樁”工程,迭代完善“248X”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深化“數實融合”,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全面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突出以產業創新引領全面創新,聚力打造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標志性成果,錨定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區”目標,堅持創新制勝、人才引領、改革突破協同發力,進一步凸顯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體貫通的產學研融合發展格局,全面提升“四鏈”融合效能,構建“近悅遠來”的創新生態,最大限度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突出數字賦能和大綜合一體化,聚力打造建立智慧高效城市治理體系標志性成果,緊扣全面建設“七個之城”,走深走實城市現代化治理“十大行動”,突出迭代完善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的能力體系、實戰體系、制度體系,以“大綜合一體化”整體智治理念推動治理多跨協同,持續完善城市應對風險特別是極端情形的能力和體系,加快形成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治理新范式。
突出塑強開放型經濟新優勢,聚力打造完善內陸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體制標志性成果,承接好國家為優化開放布局作出的重大部署,落實好全市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重大安排,全面深化以樞紐港九龍園為牽引的“1+8”開放平台體系建設,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度聯動,全面建設更通暢的通道、更優質的平台、更強大的主體,持續提升“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的能級和水平。
突出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聚力打造健全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標志性成果,緊盯打造“全國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目標,走深走實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協同並進之路,大力實施“東部提品質、西部提能級”工程,著眼城鄉設施連接、產業鏈接、功能銜接、要素對接,積極引導產業、人口、資源要素、公共服務向西城集聚,全力推動城鄉規劃布局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社會治理一體化,成功塑造從“半城半鄉”到“伴城伴鄉”的全新圖景。
突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聚力打造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標志性成果,全面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優化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快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支持和服務人口發展體制機制,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突出除險固安、守牢底線,聚力打造完善平安法治一體推進體制機制標志性成果,以創建“長安杯”為牽引,更加注重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全面強化除險固安,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全面健全各類風險隱患閉環管控機制,系統提升城市本質安全水平,營造平安穩定社會環境和公平正義法治環境,全面打造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區。
突出統籌兼顧系統集成,聚力打造各領域改革標志性成果,全面對標黨中央及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著眼“東西一體化、全域現代化”,全面加強對各領域各方面改革的頂層設計、系統謀劃,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和制度機制協調配套、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在各領域加快形成“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九龍坡辨識度”的標志性改革成果,促進全區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整體進步。
突出以黨建促改革、以改革強黨建,聚力打造完善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體制機制標志性成果,始終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聚焦以改革精神和嚴的標准管黨治黨這條主線,堅持把黨建統領要求貫穿融入深化改革全過程各方面,全面提振各級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持續轉化為改革效能、發展勝勢,並在深化改革中推動黨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全面躍升,加快打造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先行區。
全會強調,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緊盯關鍵時間節點,大膽試、大膽闖、大膽改,奮力打造一批“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九龍坡辨識度”的標志性改革成果。
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加快實現現代化九龍坡建設目標任務,切實將改革施工圖與高質量發展願景圖緊密結合起來,切實以深化改革破解制約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各類瓶頸難題,真正做到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實績交答卷。
要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重點,加快打造“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標志性成果,堅持把推動國資國企改革擺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突出位置,加快打造主業清晰、服務中心、創新驅動、治理完備和市場競爭力強的一流現代企業,使國資國企在現代化九龍坡建設中展現更大擔當、作出更大貢獻。
要以樞紐港九龍園建設為牽引,加快推動開放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速拉開“一港九園三區”開發建設格局,引育並舉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能升級“1+8”開放發展平台,引領帶動全區開放型經濟能級實現大幅躍升。
要以“411”科技創新布局為引領,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區,一體推動創新平台、創新主體、創新人才、創新成果轉化、創新生態環境等迭代升級、系統提升,加快構建“產業出題、科技答題”攻關體系,盡快形成一批科技賦能產業發展的新成果。
要以“十大行動”為突破,加快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將全區城市治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的8個方面要求,貫穿到城市現代化治理“十大行動”全過程全領域,進一步調整校准工作目標、細化實化工作舉措,力爭形成更多新亮點、新突破、新進展。
要以“長安杯”創建為目標,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九龍坡,注重以改革的思維、改革的辦法直面和破解薄弱環節和死角盲區,不斷增強風險感知預警快速處置能力,加強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和能力建設,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矛盾、推動發展,顯著提高平安建設整體質效。
要以“九治一體、九龍九美”為抓手,加快建設美麗九龍坡,舉一反三開展好本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集中精力解決群眾關切的難點問題,持續健全以治水治氣為牽引的“九治”生態治理體系,持續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實現在高水平保護中推動高質量發展。
要以“十大融合”為路徑,加快唱響“九龍坡,歡樂多”文旅品牌,持續優化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大力推進“創A增星”,努力形成一批特色、拳頭旅游品牌。
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為遵循,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注重以改革“小切口”撬動民生改善“大場景”,及時有效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肖雨、王茂鬆、楊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