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發力 重慶市教師教育學會堅持特色辦會

近五年來,重慶市教師教育學會專注於教師教育、教學、教科研服務,堅持政治治會、學術立會、特色興會、品牌榮會,為教師發展不斷注入精神內涵和創新動力。
重慶市教師教育學會第六屆教師發展智庫論壇現場。重慶市教師教育學會秘書處供圖
政治治會。學會積極唱響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強國與中國式現代化主旋律,聚焦培育“四有”好老師、教育家型教師等主題,開展多次大中小型活動,並在《華夏教師教育》發表了33篇弘揚教育家精神的文章。踩准數字賦能教師教育節奏,通過會刊編輯出版和論叢出版發行,宣傳報道學科教學與數字化賦能的成果50余萬字。堅持“五育並舉、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研究宗旨,融入《培育教育家型教師的理論模型與實踐探索》的理論著述中與學術活動中,融入教師培訓的具體課程中,培訓效益明顯。
學術立會。學會提出教師發展孵化場域模型,創設教師發展孵化場域,建構時間域、空間域、能量場與生態場,幫助成員單位教師化解發展中的能量耗散現象,讓正能量富集以便向教學、學生賦能。提出教育家型教師發展七維范式,根據七維場域理論模型,設計了教師發展實踐路徑圖,為教師素質能力提升找到層遞躍升的理論模型與實踐路徑。提出低、中、高端五段四步式教師培訓模型,共60個課程群,幫助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師通過三端三年系統性體系化課程培育,從教壇新手、教壇生手,逐步淬煉成為教壇熟手、骨干教師、教學名師(“三名”)、未來教育家、教育家型教師。
特色興會。學會確立“專精特新”發展路徑,讓每一次活動都具備專業學術機構特性,並通過精心設計實現較少人辦較多事,讓每一件事都能增值。學會主編的《教育家型教師培育論叢》(第一輯)10部著作所提出的辦學思想、“實証歷史”和“三度信史”中學歷史教學主張等,在淬煉教育思想、教學主張方面,充分體現了創造、創新精神。
品牌創會。學會著眼於創造“渝派風格”型學會,堅持為一線教師教育、教學、教科研服務,為一線教師打造學術品牌,組織教師智庫專家到達一線指導,幫助一線教師培育、凝聚和物化教科研成果。學會創造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踩准AI與數字化席卷全球席卷教壇的節奏,主動學習、超前學習,適應時代變局,不斷開創教師教育新局面。(重慶市教師教育學會秘書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