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烏江彭水流域迎來32.5萬尾“新居民”
2024年11月04日15:36 |

11月1日,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向烏江彭水流域投放32.5萬尾魚苗,改善水域魚類種群結構,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提升水域生態環境質量。
當天,工作人員、青年志願者小心翼翼地將一袋袋魚苗投放烏江。此次增殖放流分別在烏江彭水電站大壩上游的萬足碼頭和下游的高谷碼頭進行,投放了胭脂魚、岩原鯉、泉水魚等6個品種共32.5尾。其中珍稀魚種胭脂魚和岩原鯉各投放了5萬尾,泉水魚投放了5000尾。
向烏江彭水流域投放32.5萬尾魚苗。廖唯攝
“向烏江彭水流域投放魚苗,是為了有效降低電站建設對烏江流域魚類種群的影響。”重慶大唐國際彭水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紅武說,彭水水電站投資7100多萬元,建設了烏江彭水-銀盤水電站魚類人工增殖放流站和彭水水電站沿河魚類人工增殖放流站,收集了胭脂魚、中華倒刺鮀、自甲魚、華鯪、岩原鯉、泉水魚等魚類親本,開展人工增殖和放流。
自2010年開始魚類人工增殖放流以來,已連續十四年開展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向烏江投放魚苗650多萬尾,有效補充了烏江流域魚類種群資源。
“採用人工馴化、繁殖、培育、放流的方式對電站建成后受明顯影響的珍稀或重要魚類進行增殖。”西南大學水產學院副教授黃輝說,其主要保護對象為水庫建成后會明顯減少的珍稀、重要、特有種類或生態監測發現必須放流的種類。(楊麗媛)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