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動態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在重慶召開

2024年11月04日16:36 |
小字號

11月3日,以“使命驅動下的食品科技與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在重慶召開,年會圍繞我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發展的新變化、新需求、新任務,集結食品科技力量,凝聚行業新質之光,為川渝地區特色食品產業乃至我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活力、貢獻科技智慧。

年會現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供圖

年會現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供圖

把握時代脈搏 聚力打好食品產業關鍵技術攻堅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食品產業已進入深度依靠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階段。本屆會議旨在深刻探討當前和未來食品科技與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產業界出題、科技界解題”的聯動模式,切實解決產業面臨的各種挑戰。

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副主任張輝在致辭中表示,該中心以重點專項管理服務為主線,抓好“食品制造”等專項的組織實施﹔以“科技計劃成果進園入縣”和“重點專項服務鄉村”兩大行動為抓手,加速推進專項成果轉化落地。

西南大學黨委書記張衛國在致辭中指出,西南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前瞻部署“大生物大農業、大生命大健康、大信息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領域,實施“種質資源創制、未來農業引領、生命健康守護、信息材料創新”等計劃。相信通過本次會議,食品科技在理論創新、技術變革、產品研發等方面將取得更多豐碩成果。

聚焦前沿基礎研究 勾勒未來美好圖景

大會主題報告環節,與會專家圍繞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等食品領域最新研究熱點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當前,制造業的80%是傳統產業,亟待深度轉型升級。通過AI賦能,‘工業大腦’能夠引導數字經濟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錢鋒在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構建工業大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報告中,暢談人工智能給行業轉型升級帶來的新變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堅教授在題為“未來食品與生物制造”的報告中,提出科學落實“大食物觀”,就要通過拓展食品新資源,創新食品合成路徑,優化食物供給結構,提高食物供給效率來實現。

四川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趙國華重點介紹了一種潛在的功能性食品配料木質素的研究進展。他談到在低碳減排的大趨勢下,食品加工副產物的增值利用成為食品科技界關注的重點。

深耕細分領域 展示食品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成果

據悉,圍繞年度熱點,針對基礎研究領域的發展,會議期間還將召開2024食品科學前沿熱點問題論壇、合成生物學與食品配料開發應用、全基因測序技術在食品微生物污染控制中的應用等專題,同時還有食品質量與安全、功能食品開發與技術創新等9個技術分專題。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科技界和產業界的專家、學科帶頭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百余名報告人,共同交流探討食品技術的最新進展。

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國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食品各行業的不斷創新。為對應科技與產業的關注熱點,會議還設置了乳品工藝技術創新與營養健康論壇、食品風味科學前瞻論壇、川渝特色食品產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第四屆植物基食品創新發展論壇、保健食品功能聲稱與評價方法論壇、2024第十屆運動營養食品高層論壇及生態釀造與環境保護學術會議等多個分論壇。

本屆大會由西南大學、四川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10家單位共同承辦。年會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會士授予儀式及2024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並發布“2024中國食品科技十大進展”。(袁杰)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