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豐都武平鎮:激發土地活力促發展 幫助村民就業鼓腰包

2024年11月05日15:10 |
小字號

近年來,豐都縣武平鎮大力回引新農人發展產業,激發土地活力,幫助村民就業鼓起了腰包。

近日,在武平鎮周大灣村蔬菜種植基地看到,田間地頭,處處可見村民們忙碌的身影,曾經沉睡的土地,又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

“我是2022年回來創業的,投資120多萬元發展綠色有機蔬菜。”豐都縣山王堂農業股份合作社負責人林冬玲說,自己是武平鎮周大灣村人,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外務工,從事辦公用品銷售工作,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民工、大學生等人員回鄉創業,再加上家鄉外出務工的人員比較多,土地很多都荒廢著,沒有被利用起來,感覺很可惜,所以我決定回到家鄉把荒廢的土地利用起來,發展有機蔬菜種植。

據了解,目前,林冬玲打造的蔬菜種植基地面積有300多畝,種植有豇豆、西紅柿、番茄、黃瓜、甜糯玉米、小米辣椒等,去年產值達到了370萬元。

土地活力的激發,也為村民帶來了就業的福音。以往,村民們可能面臨著就業機會少、收入不穩定的困境。如今,隨著土地上產業的興起,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他們可以參與到農作物的種植和採摘等環節中,用自己的辛勤勞動鼓起腰包,長期在蔬菜基地務工的工人有20余名,都是當地的村民,平均每人每月可收入2500元至3000元,有效緩解了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

“原來自己家裡的土地就是種點糧食,現在家門口有了產業,自己將土地流轉出去,還可以在基地務工,收入也還不錯,感覺很滿意。”武平鎮周大灣村村民陳淑梅說。

“去年有了不錯的收入,就想著怎樣才能把家鄉更多的撂荒地利用起來,幫助更多的村民解決就業問題。”林冬玲說,自己種植的蔬菜自己更放心,就想著如何延伸產業鏈發展加工業,提升產品附加值,今年10月,加工廠房建成並投入使用,引進現代化加工生產線,採用先進工藝,將自己種植的蔬菜進行醬腌。

加工廠裡面的工人身著統一服裝,戴著帽子和口罩,從清洗、分級到包裝,每一步都認真地操作著。

據林冬玲介紹,醬腌菜加工廠都是按批發及訂單式銷售,產品銷往涪陵新大興,重慶雙福,而且很受市場歡迎,並下定決心擴大種植面積,目前,林冬玲打造的蔬菜種植基地面積有300多畝,加工廠和蔬菜種植基地長期務工的村民有40余人。

“未來三年裡,我將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林冬玲說,計劃發動60余戶准新農人,其中包括大概20多名返鄉創業新成員,投身於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的發展,將採用基地生產與農戶合作的模式種植規模擴大至2000畝以上,屆時,可長期解決鄉村100余名剩余勞動力的長期就業難題,通過務工平均每年可提高家庭經濟收入2.2萬至3.6萬元,參與合作社原料供應模式的農戶,每年可獲得5萬至15萬元的收益。(王陽)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