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從“田間”到“車間” 連出產業升級一條鏈

近年來,巫溪秉承綠色崛起發展思路,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努力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堅持規劃引領、全產業鏈開發,優化區域布局,推動全縣現代特色優勢產業體系構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打造綠色致富惠民產業鏈,為鄉村振興賦能添翼。
一朵小桂花,托起增收致富大產業
金秋十月,金桂飄香。正值桂花盛開之際,走進巫溪縣文峰鎮三寶村,村民正忙著在桂花樹下鋪薄膜,不停地揮舞著竹竿敲打滿樹的桂花,雨點般的花朵飄落而下。村民忙著篩選裝筐,桂花園裡充滿了豐收喜悅的笑聲。
三寶村產業帶頭人阮銀芳介紹,桂花樹的管護極其簡單,平時隻需簡單的除除草,開花季節保障土壤濕度和肥力就行,桂花採摘期往往隻有不到10天時間,且能避開農忙季節,人力投入小。其花朵除了可以制作桂花酒、桂花精油、桂花食品外,主要用於制作養生茶,單價可達一千元一斤。
發展桂花產業“純屬偶然”。2013年,阮銀芳的叔叔從雲南回村探親,無意中向他說起喝桂花茶解決其多年的口臭煩惱。阮銀芳從中看到了“商機”,通過叔叔介紹從雲南引進金桂進行培育。
三寶村海拔800米左右,土層深厚且光照強,阮銀芳前期試種的100株金桂很快“落地生根”。
“金桂從育苗到開花大概需要三四年時間。” 阮銀芳說,頭兩年,鄉親們見他經常在田間地頭轉悠,沒看到發芽開花,都以為他引種育苗“翻了車”。但阮銀芳仍舊默默堅持,並請來縣裡農業技術員進行指導。同時,文峰鎮政府也及時籌集資金,加寬了進村道路,硬化了田間產業路,幫助金桂產業發展。
2015年,試種的金桂開花,阮銀芳當年增收近4萬元,看到“甜頭”的村民紛紛踴躍加入。阮銀芳注冊“池峰金桂”商標,聯合入股村民成立農業產業合作社,吸納合作社成員200余人,村民以土地入股120余畝,2017年合作社首批量產金桂花創收近100萬。
一花引來百花開。
隨著周邊村社種植戶的加入,池峰農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2024年,桂花種植面積達646畝,產值超600萬。
據阮銀芳介紹,下一步,合作社將建立包含育苗、種植、管護等“田間”技術標准,還將持續從“車間”入手,探索從烘烤和冷藏兩種保鮮技術下開發不同產品,充分挖掘桂花價值,不斷完善桂花產業鏈,讓小桂花開出大產業。
一個絲瓜絡,闖出一條產業新“絲”路
“老鐵們,咱這絲瓜絡鞋底吸汗不臭腳,大家趕緊下單。”“雙11”臨近,文峰鎮何航鞋業的主播們正在直播間向網友熱情推銷“絲瓜絡布鞋”。
何航鞋業總經理何財明介紹,企業成立於2020年,是一家專業生產、銷售巫溪傳統手工布鞋、棉鞋、拖鞋的企業。近年來由於自己率先引進絲瓜絡做鞋底的理念,產品逐漸得到消費者認可,如今企業做到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規模。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何財明發現“寶貝”就在身邊,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把絲瓜絡做成布鞋的鞋墊,產品一經推出,廣受好評。
2020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推動下,何財明聯合返鄉創業青年,開啟直播帶貨的電商模式,產品銷路一下打開。何財明介紹,現在正值高峰時期,全網每天能達到9萬余元的銷售額,今年年銷量有望突破1000萬元。
不僅如此,何航鞋業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依托利益聯結模式,帶動附近村民種植絲瓜絡,減少外界中間環節,讓產品具備了極大的價格優勢。
為了延長布鞋產業鏈,2022年至今,文峰鎮採取村集體+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40戶農戶種植絲瓜400畝,每畝可實現增收1萬元。同時,何航鞋業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協議,為種植戶增收進行保底。
一根絲瓜串聯起一條產業鏈,村民增收致富的夢想,實現了從“田間”到“車間”再到“直播間”的傳遞。(陳凌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高速路網建成31個“司機之家”
- 人民網重慶11月29日電 (陳琦、劉敏)重慶高速集團消息,11月28日,重慶高速司機之家黨支部揭牌暨同心驛站授牌儀式在G5013渝蓉高速圍龍服務區舉行,標志著重慶高速路網基本建成方便駕駛員休息的“司機之家”體系。 據介紹,目前,重慶高速路網的日均車流量超過90萬輛,其中,貨車的日均車流量約21.12萬車次,常年往返高速公路的貨車司機約3000萬名。…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