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博會看川渝共建科技創新中心的綿陽實踐
第十二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川渝同題共答,“雙圈”同頻共振。
2024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5年,川渝合作正進入聚力推進、深度融合的發展新階段。
今年6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九次會議座談會明確提出,要整合運用成渝地區特色資源和比較優勢、后發優勢,攜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在成渝地區高效聯動。其中,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就是川渝兩省市的重點任務之一。
作為成渝“第三城”,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正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成為川渝科技創新版圖中一塊重要拼圖。已連續舉辦十一屆的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無疑成為透視綿陽硬核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川渝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一個重要窗口。
11月6日,第十二屆科博會如約而至,正式進入“綿陽時間”。
科博會花落綿陽
什麼是科博會?簡單來說,它是在四川舉辦的最具科技含量的國際性展會。
“最具科技含量”這幾個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証明:
比如,眼下裸眼3D技術風靡全球,而早在2013年的首屆科博會上就曾展示過它的潛力。又如,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漸成主流之勢,而第二屆科博會專門設立了新能源汽車展區,當時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在電動車領域才露鋒芒。
此外,全球第一台馬蹄形盾構機、首款國產雙頻北斗芯片、國內首台大功率花瓣加速器等一眾“國之重器”“高精尖”“黑科技”都曾在科博會集中亮相甚至完成首秀。
特別是,2023年科博會吸引了眾多尖端展品參展,包括探月工程、麒麟芯片、車載式反無人機系統等“硬核”科技也集中展示。
那麼,如此重量級的國際性展會,為何會“花落”綿陽?
正所謂,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從全國層面來看,南有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北有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東有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而四川乃至整個西部地區急切需要一個高質量、高標准、高規格的科創會展平台,釋放科創資源“聚寶盆”的作用。
從歷史脈絡來看,綿陽是我國重要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鄧稼先、於敏等9位“兩彈一星”元勛和成千上萬的科技精英在這裡“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作為著名的“兩彈城”,科技創新已經成為這座城市刻入骨髓的基因。
從硬核實力來看,綿陽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國家級科研院所18家,國家級創新平台25家,全社會研發經費(R&D)投入強度位居全國前列,在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百強榜中兩年提升24位,至第17位,獲評全國十大最具科技創新潛力城市。
由此,自首屆起,綿陽正式成為科博會的永久舉辦地,讓科技之光加速照進西部、照進現實。
科博會加速釋放“雪球效應”
事實証明,歷經數十年的耕耘,科博會已成為全球匯聚產業動向、探索前沿技術、分享智慧成果的重要平台,加速釋放“雪球效應”,推動綿陽科技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從“樣品”走向“商品”,有力促進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一方面,科博會注重實戰實效,搭建起“展商”和“採購商”之間對接商洽的交易服務平台,幫助科技“好品”對接大市場。
據統計,前十一屆科博會累計吸引65個(非重復統計)國家和地區、800多家境外知名企業參展參會,集中簽約產業項目3600余個、簽約金額超萬億元,累計吸引觀展群眾超300萬人次。
而本屆科博會,不僅將舉辦戰略科技、前沿科技、國際合作、中國(西部)科學城4個專題展和航空航天國防科技主題展,同期,還將召開四川省科技計劃重大成果發布會暨中央在川大院大所成果轉化對接會,與“1+6+N”系列產業合作活動,重磅產品發布、招商引資成效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科博會加速與產業雙向奔赴,助力綿陽競逐未來產業新賽道。
比如,2015年科博會首次舉辦核技術在醫學領域應用高端論壇,如今核醫療健康產業園在綿陽拔節生長,X-FLASH放療技術等前沿科技成果加速轉化,醫用回旋加速器等“綿陽造”實現國產替代,預計到2025年產值將突破100億元。
又如,2022年科博會促成137個產業項目成功簽約、金額超過1300億元,其中綿陽新型電池產業園、信創終端產品智能制造產業園、驅動顯示芯片研發中心生產基地3個百億級制造業項目拔地而起,成為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科博會的高位加持下,當前,綿陽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新型顯示、核醫療、機器人、無人機、激光、空天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培育千億級企業長虹,百億級企業九洲、京東方、惠科,超820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科博會持續推動“川渝同行”
科博會“溢出效應”的輻射范圍遠遠不止綿陽甚至四川。
比如,第十一屆科博會就吸引中國科學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30余家科研院所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10余所高校,華為、百度、特斯拉、西門子等17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攜3000余件尖端展品參展。
依托科博會的強大影響力,當前,綿陽正加快建設“雲上大學城”“雲上科技城”,已吸引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33所,引進海內外頂尖創新創業團隊35個,打造滬深北交易所綿陽資本市場服務基地。
其中,浙江大學團隊多物理EDA軟件已解決高速互聯仿真“卡脖子”問題,向國內領頭通信企業供貨,大功率壓電陶瓷功放實現國產替代,電子科大團隊研發的電磁渦流機器人國內首次在雙金屬復合管道內檢測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科博會還成為川渝協同創新的高效“催化劑”,推動“綿渝”合作漸入佳境。比如,第十一屆科博會不僅吸引西部(重慶)科學城參展,還以“顛覆性技術與未來產業”為主題舉辦川渝科技論壇,助力川渝在科技創新賽道攜手向前。
從“會上同台”到“會下同行”,當前,“綿渝合作”正呈現多點開花的態勢。比如,自2020年以來,綿陽與北碚率先開展合作,簽署成渝非毗鄰地區首個合作協議。4年多來,兩地不斷擴大合作領域,提升合作能級,共同組建規模2億元的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建設完成國家兩用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上線運行綿碚科技協同創新服務平台。
此外,“成渝綿”作為川渝“創新金三角”,綿陽常態化舉辦系列活動,發布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超過300項,促成供需對接超過100項,推動西南科技大學與北碚區政府、綿陽工研院與西南大學產研院等達成區域創新合作簽約18項。
今年9月,“創新金三角·智匯科技城”——成渝綿中試資源供需對接會在綿陽成功舉辦,重慶市半導體封裝測試驗証公共服務平台等中試資源成功入駐中國(綿陽)科技城中試服務公共平台,持續激發區域科技創新的活力。
辦好一場會、彰顯一座城、帶動“經濟圈”。可以預見,煥新出發的科博會正厚積薄發,在更大范圍凝聚創新力量、匯聚創新資源、深化創新合作、推動創新轉化,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唐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