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長生橋鎮:將基層治理從網格精細到樓棟

家門口反映問題、家門口解決問題、有事不出樓棟。南岸區長生橋鎮在轄區居民小區推行“棟情服務”,通過“黨員樓長+貼心管家”雙品牌服務,已建立起一支由200多人組成的“樓棟管家”服務團隊,將基層治理從網格精細到了樓棟。
“棟情服務”志願者為小區獨居老人送暖心湯。 南岸區長生橋鎮供圖
“你們家管道堵塞,憑啥子要在我家門口施工!”“不在你這裡施工,無法徹底解決堵塞問題……”前不久,長生橋鎮桃花橋社區綠岸陽光小區11棟樓上樓下兩戶居民吵得不可開交。聞訊趕來的黨員樓長何國蘭和貼心管家涂洪雲連忙將兩戶居民勸開,並分頭了解情況。
原來,該樓棟因年久失修,出現下水管網堵塞現象,導致4樓和5樓兩家住戶出現污水倒灌的問題。此前,何國蘭和涂洪雲曾先后召集樓上樓下共計7家住戶開會,並確定了維修方案,1700多元的維修費用也由這7家住戶均攤。但臨到施工期,其中一家住戶以“在自家門口施工,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為由提出異議,導致施工受阻,這可急壞了正在遭遇污水倒灌的其他兩家住戶。
“當務之急,是要做通不願在自家門口施工那家住戶的工作。”何國蘭和涂洪雲都是年近六旬的老人,在小區住了十多年,不僅熱心,而且做事耐心細致,和大家也熟。為了做通那戶人家的工作,兩人三次登門,說事實、擺道理、講感情,終於做通了工作。
“棟情服務”志願者清理小區雜草。 南岸區長生橋鎮供圖
“特別是在沒有專業物業管理的小區,‘棟情服務’特別能發揮作用。”長生橋鎮黨委組織委員李悅說。
迎賓綜合樓就沒有專業的物業公司。前不久,該樓棟黨員樓長謝高萍和貼心管家賈朝貴發現已經兩天沒看到獨居老人張長文下樓了,便上門察看,這才發現老人已生病臥床兩天,趕緊將老人送到醫院。經過幾天的輸液治療,老人病情有所好轉,又惦記起了地裡已成熟的玉米。
“張爺爺,你不要著急,我們去幫你收玉米。”謝高萍、賈朝貴和其他幾名熱心鄰居一起幫忙,不僅將老人栽的玉米收回來,還拿去市集售賣,並將賣得的1000多元錢送到老人手中。
“社區下轄17個小區,常住人口有18000多人,目前已實現‘棟情服務’全覆蓋。”桃花橋社區工作人員說,社區大多數小區都是老舊小區,有的沒有專門物業管理。全面推行“棟情服務”后,極大提高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參與自治的積極性,“無論是樓道衛生、環境綠化、車位管理、安全巡邏、設施修繕,還是鄰裡關系、政策宣講、文化建設、糾紛調解等,大家都自發參與,一起打造‘近鄰共建、近鄰守護、近鄰互動’的共治共享機制。”
桃花橋社區工作人員說,“棟情服務”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骨干參與,推行“黨員樓長+貼心管家”雙品牌服務,把小區治理從網格劃小到樓棟,讓政策宣傳在樓棟、信息收集在樓棟、問題發現在樓棟、環境治理在樓棟、暖心服務在樓棟。居民隨時能看見樓棟事務“有人管、誰在管、管啥事”,實現包樓包戶精准服務居民需求全覆蓋。(劉翰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北京大學攜手重慶七中 共同探索體教融合發展路徑
-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主任、教授錢俊偉與重慶七中校長歐權進行簽約。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重慶11月7日電 11月7日下午,北京大學與重慶七中體教融合簽約儀式舉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