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攜手共建 東西部協作“結碩果”

周溪鄉鹿坪村食用菌基地。唐小江攝
東與西,山與海,相距1200余公裡的重慶城口與山東臨沂,遙跨千裡山河,因東西部協作而緊密相連。自2011年臨沂與城口確立東西部幫扶協作關系以來,兩地同心同向、共謀共建,臨沂市通過資金支持、產業發展、人才交流、勞務協作等方式,推動東西部協作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助力城口高質量發展。
近日,走進城口縣周溪鄉鹿坪村食用菌基地,一袋袋菌棒整齊地擺放在大棚內,陣陣菌香扑鼻而來,一顆顆肉嘟嘟的香菇鉚足了勁兒生長,透著一股鮮活的氣息,煞是喜人。
“我流轉了10來畝土地,還在工廠務工,一個月能掙五千多,又能照顧上屋頭老年人,現在是顧家掙錢兩不誤。”鹿坪村民吳益彬說道。
吳益彬務工的食用菌基地是依托東西部產業協作落地的中辰菌鼎項目。2023年6月,在臨沂市協作城口干部管理組的幫助下,城口成功引進山東中安財盛投資管理(山東)有限公司投資中辰菌鼎年產1500萬袋食用菌菌袋生產項目,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食用菌產業園1個,年產平菇1.5萬噸,產值超過8000萬元。
中辰菌鼎項目落地周溪鹿坪村,充分發揮了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效應,不僅促進了鹿坪村主導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周圍村民增收致富,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目前我們村有57戶村民把土地流轉給了中辰菌鼎農業發展公司,每年增加農戶土地流轉收入20萬元。同時,中辰菌鼎也帶動周邊89人實現穩定就業,年人均增收 2 萬余元,每年為鹿坪村委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20 萬元。”鹿坪村村支書王慶朋說道。
自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開展以來,臨沂持續加大協作資金支持城口產業發展力度,圍繞“一主兩副多支撐”的產業布局,共建中藥材、農副食品中小企業集聚區、山地循環產業、食用菌種植及深加工、現代藍莓種植及精深加工五個特色產業園區,先后招引5個項目,資金達1.3億元。
近日,首屆城口中醫夜市活動在城口名豪廣場展開。夜幕降臨,名豪廣場人頭攢動,不少市民在攤位前排隊等著來自臨沂的13名中醫專家名醫們現場免費“望聞問切”。
活動現場不僅有中醫門義診,還提供了中醫健康養生宣教、養生保健體驗、傳統療法、中醫藥膳特色產品展示等一系列中醫藥診療服務。
“‘首屆城口中醫夜市活動’是‘首屆臨沂名醫城口行’活動的其中一個內容,‘首屆臨沂名醫城口行’還包括臨沂知名專家城口醫院坐診、帶教查房,專科、學科共建以及首屆‘援渝醫生大課堂’。”城口縣衛健委相關負責人汪佐娟說道,該活動的舉行能讓廣大群眾一站式解鎖中醫藥文化,在家門口感受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特色優勢,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共享魯渝衛生健康協作成果。
自“組團式”醫療衛生幫扶工作開展以來,臨沂市到城口開展業務培訓和專題講座300期,培訓學員4500人次,開展“站立工程”髖膝關換50例、“健康光明行”白內障手術46例。利用互聯網+醫療,借助山東省遠程醫學平台,實現城口縣與臨沂市遠程會診互聯互通。創新建立“臨沂·城口中醫傳承工作站”,協助城口縣新增小兒外科和中醫科業務,成立了頸肩腰腿痛門診。幫助設立腫瘤科,進一步完善神經外科相關疾病診療,引進腫瘤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技術19余項,大力填補技術空白。
立冬之后,氣溫驟降。縣殘聯工作人員帶著山東省臨沂市殘聯捐贈的護墊及衣服、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下鄉慰問殘疾人,鼓勵他們堅定信心、積極生活,並進行整理床鋪、打掃房間等志願服務。
“2021年以來,臨沂市殘聯為我縣捐贈了很多殘疾人生活必需品,包括輪椅、拐杖、空氣墊等輔具和物資,累計價值70余萬元,惠及我縣2000余名殘疾人。”城口縣殘聯主要負責人李成紅說道。
2021年以來,城口臨沂兩地殘聯部門充分開展調研對接,用好用活魯渝協作資金175萬元,推動殘疾人托養、殘疾兒童康復、家庭無障礙改造等重點工作,為815名就業年齡段內重度肢體、精神、智力殘疾人開展居家托養服務,為20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確保弱勢群體共享東西部協作成果,為殘疾人謀福祉,大大提升了殘疾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近三年,臨沂市實施幫扶項目108個﹔共建產業園區5個,招引落地企業6家,實際到位投資額1.3億元﹔交流挂職干部5名、專業技術人才261人次,幫助城口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1717人。
今后,城口和臨沂將拓展協作領域,深化協作內涵,書寫邁向共同富裕的山海攜手發展新篇章。(夏一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