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到2025年,縉雲山將新建改建80戶民宿

2024年11月08日16:03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嘎吱嘎吱”……11月3日,記者驅車自北碚縉雲山腳蜿蜒而上,剛進入北溫泉街道人民村,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鋸木聲。公路邊,一棟三層樓的Loft民宿正在施工。

“我們是縉雲山北碚片區首個將原有農房全部推倒重建的民宿,計劃今年底開門迎客。”說話間,民宿老板周燕正配合工人搭建腳手架。外牆上,一道道木質窗櫺,讓整棟樓房看起來獨具自然古朴的韻味。

今年初,北碚區發布首個由政府主導的區域民宿品牌“縉雲民宿”,對縉雲山自然保護區北碚片區周邊的農家樂進行整體改造升級,持續推進縉雲山產業植入。首批納入品牌計劃的農家樂共80家,目前已有20余戶率先“動”起來,加緊完成農房的新建改造。

縉雲山白雲竹海片區,村民正加緊進行民宿改造。通訊員 霍呂 攝

縉雲山白雲竹海片區,村民正加緊進行民宿改造。通訊員 霍呂 攝

發布北碚首個區域民宿集群品牌

清晨,北溫泉街道人民村,霧氣彌漫的山林中,一棵棵翠竹蒼勁挺拔,呈現出詩意般的美。

人民村白雲竹海大水井沿線曾是登頂縉雲山的必經之地,山腰生長著一片片竹林,常年被霧氣籠罩,白雲竹海因此而得名。

得益於自然和地理優勢,這裡曾是北碚縉雲山有名的農家樂一條街。鼎盛時期,該片區89戶村民就先后辦起了68家農家樂。一棟棟農房屋舍錯落在深深淺淺的綠蔭之中,每到周末節假日,房前屋后人聲鼎沸。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白雲竹海都以低端消費為主,由自住房改建的農家樂數量雖多,但基礎設施不全,品質不高。資料顯示,從2010年到2020年,白雲竹海農家樂的消費價格一直沒有明顯提升,人均客單價僅50多元。

更具體的是,這些農家樂同質化嚴重,主要業態都是餐飲、住宿、打牌、喝茶。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休閑品質,走低端路線的農家樂競爭力和吸引力大打折扣。“漸漸地,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差,后來僅有十多家還在苦苦支撐。一些農家樂老板便跑到景區大門、公交車站招徠客人,這又成為景區監管的一大堵點。 ”北碚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說。

2018年,北碚區開展縉雲山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拆除、搬遷、植被修復,縉雲山生態環境明顯提升。以此為契機,縉雲山的另一頭,陸續有幾戶農家樂自發進行了民宿改造,率先發展了清歡渡、縉雲小住兩家規模較大的民宿。一波操作下來,農家樂人均客單價大幅上漲。

“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該負責人說, 縉雲山環境整治后,如何植入產業,是北碚區一直思索的問題。

去年底,北碚區提出“一心四片”整體改造提升,依托縉雲山東南西北4個片區的功能提升、產業布局,於今年發布“縉雲民宿”為品牌的民宿集群計劃,這也是該區首個區域民宿集群品牌。

20余戶農家樂搶先“動起來”

人民村是首批加入“縉雲民宿”區域品牌的村落。

“最初,我們打算引入公司統一規劃打造民宿業態,但許多村民舍不得老房子,不願搬離。經過多次商討后,我們最終決定讓村民自己成為建設民宿集群的主體。”北溫泉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初,北溫泉街道聯合區文旅委在人民村召開院壩會,面對面傾聽村民心聲,為民宿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一間民宿的投入要上百萬元,我們哪有這能力”“設施配套也是問題,從山腳開車上來要40多分鐘,是到縉雲小住、清歡渡的一倍多,就怕客人嫌遠不愛來 ”……村民們一邊喝著熱茶,一邊踴躍發言。

根據這些訴求,北碚區文旅委很快梳理了整體思路,在尊重村民意願、尊重在地文化和在地生態的前提下,重點圍繞設計指導、貼息貸款、完善配套等開展服務,引導村民自投自建自營,形成規范的民宿休閑市場,推動星級民宿品牌化發展。

周燕成為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曾在縉雲山上經營了20多年農家樂,幾年前就想將農家樂升級為民宿,可一連咨詢了好幾個設計團隊,動輒十多萬元的設計費讓她望而生畏,改造計劃也因此擱置。

今年初北溫泉街道加入“縉雲民宿”區域品牌后,周燕享受到政府購買的設計服務,從房屋外觀到室內裝潢,全程都有設計師團隊跟蹤對接,她不花一分錢,就設計出了想要的氛圍感。建設過程中,街道又及時跟進材料運輸、水電供應等施工需求,僅4個多月,民宿主體框架、外牆就基本完工,整個建筑風格融合了現代感與古朴,成為白雲竹海片區的一道風景。

與此同時,北溫泉街道又積極爭取區級項目落地,新建的大興路與環線相接,預計明年建成通車。屆時,北碚城區到白雲竹海的車程將從原來的40分鐘縮短到10多分鐘,有效解決了村民對交通客流的擔憂。

據了解,目前整個縉雲山北碚區域已有20余家農家樂搶先“動起來”,加緊進行民宿改造。到2025年,縉雲山將新建改建80戶民宿。

首次引入“民宿主理人”概念

青石板路曲徑通幽,依山而立的庭院烘托出古色古香的風韻。今年7月,由農房改建的縉閑居開門迎客,成為“縉雲民宿”區域品牌中首個正式營業的項目。

90后小伙劉豪經營著這間民宿,他所在的澄江鎮縉雲村,是“縉雲民宿”首批納入建設范圍的村鎮之一。得益於政府發放的貼息貸款,他先后籌集到150多萬元,進行了民宿改造。

劉豪的身份是“民宿主理人”,與普通的民宿經營者不同,他除了負責食宿外,還會根據不同的節日主題,組織、策劃一些露營、布展等活動,為游客提供審美、社交、獲取新知識等豐富體驗。

據了解,今年北碚區首次引入了“民宿主理人”概念,計劃用一年時間在縉雲山培育160余名“民宿主理人”,負責民宿集群的推廣、運營,擦亮“縉雲民宿”品牌

“這幾年,民宿業競爭激烈。民宿主理人以返鄉青年為主,需要一開始就把握產業升級的新方向,從同質化競爭中‘破圈’突圍。”北碚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說,以前,農家樂隻有主人和客人,從事簡單的食宿經營,而民宿主理人則需要把民宿和周圍的資源進行有機整合,通過完整的產業鏈形成輻射帶動。

不久前 ,北溫泉街道針對民宿主理人舉辦了插花藝術培訓,在老師指導下,主理人們將取自鄉間的一根樹葉、一朵小花、一束野果擺弄成一件件精美的插花作品,學習用身邊的素材裝飾空間、增添情趣。

接下來,北碚將以民宿主理人為切入點,讓他們持續豐富旅游業態供給,做好縉雲山生態環境綜合提升“后半篇”文章,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結合。(記者 左黎韻)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