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的農村婚喪嫁娶如何減負
今年1月,大足區11對新人參加集體婚禮。(受訪者供圖)
8月15日,我市舉行鄉村民俗展示展演活動,主持人介紹新時代婚事新辦“五禮”。記者 趙偉平 攝/視覺重慶
南川區在騎龍鎮石崗村宣傳移風易俗新規。(受訪者供圖)
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舉辦簡單卻溫馨的村宴,村民們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喜迎新春。(受訪者供圖)
核心提示
近日,河南某鄉鎮一新郎將18.8萬元禮金轉賬至新娘個人銀行賬戶,新娘家人認為沒有直接收到禮金,便阻止婚車離開的視頻登上熱搜,引發全國網民對農村地區移風易俗的廣泛討論。
彩禮本是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婚嫁習俗,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一些地方,這一習俗“染”上了奢侈、攀比的不良風氣,逐漸“變了味”,成為斂錢的一種手段。
推進移風易俗,讓“燒錢”的農村婚喪嫁娶“減負”,重慶做出了哪些探索?近日,記者走進大足、南川、開州等區縣進行採訪調查。
今年32歲的陳靈巧,與女友愛情長跑7年多,終於在今年春節前結婚。
陳靈巧給的聘禮不是高價彩禮,而是兩份養老保險。同時,他的婚禮也沒有按慣例請樂隊表演,取而代之的是邀請金婚夫婦分享婚姻成功的秘訣。
為何陳靈巧的婚禮如此特別?
婚事新辦
讓愛簡約不簡單
兩年前,陳靈巧和女友便有結婚的打算,但女方家提出需要10萬元的彩禮,這讓陳靈巧犯了難。
陳靈巧出生在大足區金山鎮金山村的一個普通家庭,大學畢業后在當地一家工廠打工,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存款並不多。“不吃不喝,要兩年才能存夠彩禮錢。”無奈之下,他隻好向母親郭朝芝求助。
“錢的事你不用擔心,我和你爸來想辦法。”郭朝芝在電話那頭安慰他,“結婚是大事,大不了再多種點地,你爸上城頭再找點活兒干。”
郭朝芝夫婦是金山村的農民,老兩口靠種庄稼、養雞喂豬、種植柑橘等掙錢養家,一年收入不到6萬元,還有一個女兒在上大學,每年學費和生活費要開銷2萬多元,一年下來存不了多少錢。靠做體力活兒賺錢,是他倆想到的唯一辦法。
當郭朝芝一家正為彩禮發愁時,金山鎮農服中心工作人員周彬來到了她家。
“彩禮原本是一種傳統習俗,但一些村民把它變成了高價彩禮,而且互相攀比,我們這裡彩禮錢分為6萬元、8萬元、10萬元,甚至更高。”周彬告訴郭朝芝,為了狠剎這股歪風,去年,金山鎮按照婚俗改革試點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探索開展整治高額彩禮等陳規陋習,引導村民以“養老保險”替代部分彩禮。
“這倒是個辦法,既讓晚輩盡到孝心,又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郭朝芝說。
於是,雙方家庭經過協商,女方父母同意讓陳靈巧每年為他們購買養老保險,省下來的彩禮錢用於購買新房。
彩禮問題解決后,如何舉辦婚禮又成了雙方討論的焦點。女方家認為,既然彩禮換成了保險,婚事就要辦得體面:接親的婚車要有10多輛,舉辦婚禮要有大舞台,有專門的樂隊……
周彬則向他們建議,大足推出了喜事新辦的集體婚禮、公益婚禮、公交婚禮、旅行婚禮等,可供年輕人選擇。“如何舉辦婚禮交給孩子們來決定吧!”
女方父母態度軟了下來。
今年1月,陳靈巧與女友報名參加了一場集體婚禮。“我倆通過互簽婚書,互贈信物的形式,取代了過去低俗的婚鬧。同時,金婚夫婦還給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婚戀故事,很特別,很有紀念意義。”回想起大半年前的這場婚禮,陳靈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簡約而有個性化的婚禮已成為新趨勢,比如大足用購買養老保險,豐都用購買魚塘等方式,來替代高額彩禮。下一步,將鼓勵各區縣探索多種多樣的婚事新辦形式,樹立巴渝文明鄉風。
喪事簡辦
既寄托哀思又不丟面子
與大足倡導喜事新辦不同,開州則把整治大操大辦作為移風易俗的重點,尤其是提倡喪事簡辦,降低村民負擔。 8月30日,開州區義和鎮蘆溪社區黨委書記鄧學海向記者介紹,從2013年開始,村裡舉辦喪事就開始了攀比之風,一場喪事下來,少則花費10多萬元,多的在20萬元以上。 義和鎮與四川省開江縣梅江鎮接壤,戶籍人口有3萬多人。與當地其他鄉鎮(街道)相比,經濟條件並不算好,但紅白事很講排場,尤其是年齡越大的老人去世,越要辦得“風光”。 鄧學海算了一筆賬,喪期辦一場50桌左右的酒宴,每桌菜品至少20個,其中必須要有海鮮。酒水管夠,香煙至少100條——除酒宴上使用外,幫忙的人要每人發一包。舉辦這樣的酒宴,怎麼也要四五萬元,這還不包括車隊、樂隊、煙花爆竹、哭喪、立碑圈墳等支出。 久而久之,不少村民對喪事的大操大辦感到反感,他們認為,這樣的喪事完全變了味兒,重心不再是對逝去親人的悼念,而成了大家的相互攀比。2018年4月,大家同意將杜絕喪事大操大辦寫進村規民約,同時組建紅白理事會,通過村民自治剎住攀比之風。 村規民約制訂容易,但要真正推行卻很難,誰都不願意率先嘗試,怕為了省錢而丟面子。 老黨員羅興明(化名)的父親過世,為響應村裡號召,他決定簡辦喪事——隻設10桌酒席、不收親戚之外的禮錢、追悼會隻舉辦1天……一場喪事下來,僅花費了一萬多元,這對家庭條件一般的羅家來說,負擔減輕了不少。但同時他心裡也惴惴不安,擔心村民議論他小氣。 得知羅興明的擔憂后,鄧學海帶著村干部以及紅白理事會成員上他家主動幫忙操辦。同時,鄧學海還給前來參加葬禮的村民做起了思想工作:“不是老羅吝嗇,是為了響應政策。一家有事百家忙,家家戶戶都到場,鄰裡之間搭把手……”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大力倡導喪葬移風易俗,利用村規民約,對喪事的禮金、桌數、菜品等進行嚴格限制,既寄托了哀思又不丟面子。
小事不辦
鄰裡矛盾少了關系更親了
相比於喜事新辦、喪事簡辦,老百姓對不辦“無事酒”更是大力支持。南川區興隆鎮永福村村民任曉雅(化名)對此深有體會。
8月28日,任曉雅向記者展示了家裡的賬本,密密麻麻地記滿了收支情況,去年的總收入9萬多元,總支出11萬元。
為啥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40歲的任曉雅是村上的一名臨聘人員,丈夫傳光勇在當地跑貨車,兩口子一年收入加起來有近10萬元,扣除生活開支、娃兒學雜費以及4個老人的醫療費,一年照理說還能有3萬多元結余。“哪裡存得住哦,一年份子錢就要遭五六萬元。”任曉雅無奈地說。
搬家辦酒、孩子滿月辦酒、生日辦酒、升學辦酒、買車辦酒……名目繁多的“無事酒”層出不窮。任曉雅說,“酒”多了,自然禮金就無法承受。“礙於面子,實在沒錢,哪怕借錢也得隨禮。”
在永福村,哪家整酒都會邀請人緣很好的任曉雅和村黨委書記魯盼,最多時一天趕了近十場酒。
既然大家對“無事酒”都很痛恨,酒席為何還要無休無止地舉辦呢?
“其實,大家都覺得這種吃請的風氣不好,別人請你,你不可能不去,你這次參加了別人的,又覺得不回請就吃虧了,所以找機會自己也辦酒席。”魯盼說。
按照區裡要求,今年5月,永福村將禁止“無事酒”寫入村規民約,並完善了紅白理事會,通過村民自治來倡導村民不辦“無事酒”。
任曉雅的婆婆冉桂春5月10日滿七十歲。“媽,我在村裡上班,要是別人看見我們家還在整酒,影響不好﹔你兒子又是黨員,在不辦‘無事酒’上必須要帶頭……”任曉雅言辭懇切,動之以情,一番溝通后,冉桂春決定不辦酒。
生日當天,任曉雅夫妻倆買來雞鴨魚,做了一桌子菜。“這些菜經濟實惠,有了和諧的家風,比辦啥子酒都強。”冉桂春笑著說。
如今,村裡已連續幾個月沒有接到“無事酒”的舉報。大家說,“酒”少了,錢也能攢下來了,鄰裡的關系也更親了。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基本形成了不辦理、不參與“無事酒”的良好風氣。下一步,將利用鄉村大喇叭、小品、快板、話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文明新風傳播好,做到入腦入心。
它山之石>>>
“約”出文明鄉風
黔東南州渡馬鎮建“合約食堂”
當地利用閑置學校、集體倉庫等資源,整合部門項目建設資金、社會能人捐助等,建起了“合約食堂”。“合約食堂”明確了承辦宴席的種類、標准、規模、申報流程等。
同時,群眾推舉成立“寨管委”,負責“合約食堂”的管護,村上會安排專人對每場酒席進行監督,對違反規定行為及時勸導制止,對不聽勸導的,由“寨管委”、村兩委共同對當事人和酒席主辦者批評教育,並取消“星級文明戶”的評比。如今,通過“合約食堂”實現了“四減”,即減少辦酒成本、減少安全隱患、減少環境污染、減少辦酒數量。
“簡”掉陳規陋習
山東龍口市制訂喪事簡辦標准
近年來,龍口市通過出台喪事簡辦補助辦法,從不撒紙錢燒冥幣、不披麻戴孝三跪九叩、不設宴待客事后酬勞、不超標准使用骨灰盒、不建造超規模墳墓、不使用非法車輛運送遺體6個方面,對喪事簡辦的標准全面細化量化。比如對於喪事由村(居)紅白理事會辦理並達到簡辦標准的龍口戶籍逝者,給予事主1000元補助:對於採用海葬、花葬、樹葬、草坪葬等新式生態葬法,不建墓穴、不留墳頭的,再給予事主2000元補助。
“簽”來時尚新風
江蘇沭陽縣拒絕“升學宴”
作為蘇北人口和教育大縣,沭陽縣為整治“狀元酒”,從2020年開始,當地便開展“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主題活動,全縣9所高中的校長聯名發布“倡議書”,組織“不辦升學宴 健康成長行”萬人簽名承諾,鼓勵通過“一杯清茶表謝意”“一張合影留紀念”“一頁賀卡送祝福”等形式,向老師及學校表達感恩之情。如今,通過倡導新風尚,每個升學季全縣減少浪費達3.6億元。(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偉平 實習生 吳金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北京大學攜手重慶七中 共同探索體教融合發展路徑
-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主任、教授錢俊偉與重慶七中校長歐權進行簽約。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重慶11月7日電 11月7日下午,北京大學與重慶七中體教融合簽約儀式舉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