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

大足石刻中挖掘傳統文化力量 打造“無訟大足”法治文化品牌

2024年11月11日20:48 |
小字號

模擬法庭。大足區人民法院供圖

模擬法庭。大足區人民法院供圖

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不僅是我國石窟藝術的瑰寶,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法院建專班,邀專家研討,歷經3年,從大足石刻當中創造性提煉出“無訟”和“慈善”文化,打造“無訟大足”法治文化品牌,創造性提出“訴訟冷靜優先、冷靜訴訟斷后”的遞進式社會治理理念,為基層治理打開廣闊的理論和實踐創新空間。

參觀參觀大足區人民法院法治文化陣地。大足區人民法院供圖

參觀參觀大足區人民法院法治文化陣地。大足區人民法院供圖

11月11日,大足區人民法院開展法治文化建設成果展示暨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市人大代表、公眾代表和學生代表走進法庭,參觀法治文化陣地,領悟法律威嚴,感受法治力量。

上午10時許,大足區人民法院審判庭內,由海棠中學部分學生組成的“模擬法庭”正在進行中。本次模擬法庭以近年來案發較多、危害較大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為腳本,通過扮演合議庭、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等角色,生動地展現了案件審理的全過程。沒有參與角色扮演的同學與人大代表、公眾代表們在旁聽席,身臨其境地了解庭審的全過程,“零距離”領悟法庭的庄重。

隨后,代表們在法院干警帶領下,參觀了區人民法院法治文化陣地,深入了解到“以和為貴”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智慧,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和中華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蘊,以及法院干警運用大足石刻“無訟”文化,賦能基層社會治理。

大足區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彭雯介紹,近年來大足區人民法院組建工作專班,成立資料收集、對外聯絡、成果轉化等小組,征詢專家意見120余條,歷時三年整理資料10萬余字,充分挖掘大足石刻當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從牧牛圖、古文孝經碑等石窟造像中深入挖掘“慈、善、孝、義、廉”等德禮教化的治世思維,希望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促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同時,首創“訴訟冷靜”訴源治理新理念,創造性提出“訴訟冷靜優先、冷靜訴訟斷后”的遞進式矛盾糾紛化解理念和工作法,入選重慶法院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構建“三級聯動”聯調共治新格局,區縣層面打造“一區一車一亭”,在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建立訴訟冷靜區,在法院門口設立訴訟冷靜亭,整合重慶法院“車載便民法庭”訴訟服務、巡回審判、法治宣傳等功能,打造流動訴訟冷靜勸導車。在鎮街層面打造“一室一點一員”,在鎮街設立訴訟冷靜室,在重點村社建立訴訟冷靜點。在全區27個鎮街全面推廣“一鎮街一法官”機制,實現法官定點聯系鎮街全覆蓋,多向發力,形成合力。

此外,打造開放式服務型法治文化陣地,建成“1+4+N”法治文化陣地體系,主動向社會公眾開放,大力傳播“無訟”文化理念,通過微電影、微視頻、講解手冊等多種媒體形式,向公眾傳播“無訟”理念。

接下來,大足區人民法院將繼續豐富“公眾開放日”活動形式,敞開大門邀請社會各界代表“零距離”感受法院工作,共同為法治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王昱聰)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