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重慶理工大學“教育出海”助力“渝車出海”

2024年11月11日19:42 |
小字號

重慶“渝車出海”又傳來好消息。11月10日,由重慶市教委指導、重慶理工大學主辦的“2024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重慶)——渝車出海之柬埔寨專場活動”在重慶山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電計量檢測(重慶)有限公司等來自中國和柬埔寨的30余家高校、企業的100余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加會議,共同見証了由重慶理工大學牽頭發起的“面向‘一帶一路’產教協同共同體”的成立。

活動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活動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面向‘一帶一路’產教協同共同體”成立儀式。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面向‘一帶一路’產教協同共同體”成立儀式。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加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汽車領域人才培養

該共同體秉承教育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指南》的核心精神,針對我國汽車行業的國際化發展戰略,致力於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構建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汽車領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該共同體將依托行業,面向市場,以項目為紐帶,發揮各方優勢,促進專業建設、職工培訓、技術服務和就業工作等,實現資源共享、項目共創、特色共建和社會服務共推。

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院長賴晨光表示,借助共同體這一平台,重慶理工大學將牽頭建立國際聯合研究院,開展針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汽車產業的技術輸出、技術攻關、標准制定、咨詢服務等工作,擴大學校、重慶乃至我國在汽車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切實為“渝車出海”“國車出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以教育之力賦能“渝車出海”

據了解,為推動重慶市汽車企業進一步搶抓汽車出口發展機遇,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和價值鏈體系,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助力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2023年11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渝車出海”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到2027年,重慶整車年出口量佔全國整車年出口量的比重將達10%。

“本次活動既是助力重慶汽車走出去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中柬兩國教育、科技、產業交流合作的務實行動。”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江鵬表示。針對國際產學研用合作,他提到未來應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為基礎,拓展教育合作新內涵﹔以平台建設為支撐,打造國際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新范式﹔以產學研用為契機,繪就中柬兩國高校人文交流新畫卷。重慶市教委也將進一步大力支持市內高校與柬埔寨等東盟國家高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為各方的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條件和堅實保障。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江鵬講話。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江鵬講話。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教育助力,繼續寫好“渝車出海”這篇大文章。重慶理工大學作為該共同體的發起方之一,率先謀劃“教育出海”方案,當天與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柬埔寨吉特威汽車有限公司三方簽署了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備忘錄,與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柬埔寨吉特威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向心力科技有限公司四方簽署了共建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汽車人才培養體系合作協議,將為柬埔寨高校構建包括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實踐體系、師資培訓的一整套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體系,為“渝車出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11月9日上午,柬埔寨代表團還實地訪問了重慶理工大學,高度認可該校的辦學成果,並對雙方即將開展的合作表示期待。

為國際產學研用合作貢獻重理工智慧

據悉,重慶理工大學作為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西南地區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學科專業體系緊密對接重慶市“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發展,堅持“向最高處攀登、向最深處鑽孔、向主戰場進軍”的科研導向。

近年來,該校在汽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攻克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試驗檢測技術難題,研發出一系列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測試裝備,構建了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談到,此次活動是柬方的友誼之旅,是渝車的啟航之行,是各方的合作之機,學校願集聚優勢特色,會同今天活動的各方,以元首共識為引領、以文明文化為根基、以“渝車出海”為契機、以共同體構建為途徑、以共贏發展為目標,攜手構建經濟發展“快車道”、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跑出汽車產業“加速度”,在助力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和服務中柬兩國發展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致辭。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致辭。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當天下午,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還與廣電計量檢測(重慶)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聚焦共建“研究生培養基地”、共建熱管理實驗室、共同申報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組建科創綜合體申報科技類項目、“渝車出海”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晏紅霞)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