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物、博物館專業學位 共話人才培養新動向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1月16日至17日,2024年全國文物、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年會在重慶師范大學舉行。來自全國近100所高校和文博單位的22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共話文物、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及其發展新動向。
年會現場。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艷表示,作為重慶市唯一擁有考古、文博人才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系的高校,重慶師范大學與重慶市文化旅游委(文物局)合作共建考古文博學院,致力於考古學、文物、博物館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西南地區特別是重慶地區考古、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領域貢獻了重師智慧和力量。文物和博物館是承載民族記憶、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要明確新時代考古文博事業及人才培養的根本遵循,持續提升考古、文博人才培養質量。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艷致歡迎辭。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為進一步提升文物、博物館專業學位教育高質量發展,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明確專業定位,突出教育教學的職業實踐性﹔二是夯實制度根基,圍繞師資隊伍、人才培養規模與質量、課程教材質量、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學術交流等方面的關鍵環節完善制度基礎﹔三是深化產教融合,強化文博機構與高校的聯系,尤其是省級文博機構與相關高校結對合作。
開幕式后,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全國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陸建鬆作年度工作匯報。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專業學位類別簡介及基本要求”“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文物專業博士的培養與發展”三個主題,研討文物、博物館專業學位制度建設。北京科技大學教授陳坤龍、浙江大學教授項隆元先后分享了關於文物、博物館專業學位類別簡介及基本要求,內容圍繞文物、博物館兩個專業學位基本要求、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調整思路與發展規劃等話題展開,為各高校文物、博物館碩博人才培養提供了參考范本。
陸建鬆表示,人才培養是文博事業發展的保障,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應該強化使命感和緊迫感,順應社會發展要求,重視學生實踐教學,加強學科課程建設和多方合作,共同為文博事業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
本次年會由全國文物、博物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考古文博學院)承辦。(晏紅霞、實習生張小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