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2024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暨教育年會在渝舉辦

2024年11月20日14:00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11月20日電 (記者胡虹)11月17日至19日,“2024 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暨教育年會”在重慶舉辦。本次年會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國教育學會國際教育分會、中國教育戰略發展學會國際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導,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研究智庫、重慶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主辦,重慶課堂內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吸引了來自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600余名關注中外人文交流的教育領域相關人士參與。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本次教育年會以“未來,在世界與我之間”為主題,秉持著多元、包容、互鑒的人文交流理念,以編寫出版《2023年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案例匯編》為契機,旨在推動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事業發展,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合作。

年會上,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研究智庫與多家重要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包括中希文明互鑒中心、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西部國際傳播中心、成都市教育對外交流中心。此次合作也標志著中外人文交流的區域合作和多元發展進入了全新階段,為推動青少年人文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多的資源支持。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在致辭時表示,中外人文交流是夯實中外關系社會民意基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途徑。青少年社會教育的主體,是未來的希望,促進各國青少年人文交流,有利於為未來的國之交奠定民意基礎,有利於培養各領域創新發展、參與全球協作競爭參與全球治理所需要的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理解交流能力和全球勝任力的高素質人才,有利於學校開放辦學提高辦學質量。

本次年會內容豐富、安排緊湊,設置了主題分享、圓桌對話、案例展示等環節,聚焦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事業發展,聚焦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的區域創新案例,聚焦推動教育國際化、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共建多元參與、互學互鑒、共同成長的交流平台。

年會邀請了11位嘉賓和專家,在主題分享環節進行核心議題演講,探討了教育強國戰略下的中外人文交流、國際科教平台發展、中國故事國際傳播、人工智能時代學習方式變革、基礎教育創新等前沿話題,分享寶貴的經驗與見解。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與重慶課堂內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從2023年進行合作,共同開展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研究。年會上,北京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宇發布《2023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教育創新報告》,對交流國家版圖、交流形式、交流需求等進行分析,將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動的背景環境與條件、要素投入等進行了成果案例總結。

簽約現場。主辦方供圖

簽約現場。主辦方供圖

報告建議,青少年人文交流要融入教育教學改革,學校要與時代俱進,因地制宜,把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主題實踐活動、辦學特色培育等核心業務和人文交流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和教師參與的主動性,開展課程及活動成效的評價研究,才能取得人文交流和立德樹人兩方面豐碩成果。

“教育為人文交流提供了基礎和平台,而人文交流則豐富了教育的內容,提升了教育的質量,並促進了教育目標的實現,擴大國際影響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會長楊曉春談到,人文交流和教育對外開放都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復雜過程,要有全體師生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融合,將人文交流理念與立德樹人密切結合。

人工智能的時代為文明互鑒帶來了新的意義和可能性,AI技術的發展使得跨文化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西南大學卓越(智能)教學中心主任,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智能計算與數字人文”研究室主任胡航教授對人工智能時代下全球學習方式變革的深入解析,為我們理解文明互鑒的本質提供了新的視角,並指引我們在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進中外青少年的文化交流與理解。

此外,本次年會舉辦了2場高質量圓桌對話,邀請了10位教育專家展開了深入交流,為跨國教育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實踐方向。活動還邀請到專家介紹了國際理解教育、多語種人才培養、小學英語課程創新等方面的成功案例,為教育國際化提供了有益借鑒。

(責編:劉政寧、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