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辦好“大思政課”

近日,30余名來自江津各個小學的學生們走進聶帥故居,探尋聶帥足跡。這是江津區“行走的思政課堂”其中之一。
去年以來,江津區委宣傳部圍繞培育時代新人目標,以提升課程質量和穩定師資隊伍為問題導向,積極打造密切結合江津實際的“行走的思政課”主題課程體系,探索引入市場主體開展全過程服務。如何做好思政課,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行走的“大熔爐”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江津區給出了最新的解題思路。
江津既有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又有“一江兩岸”現代都市的時尚繁華。如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陳獨秀舊居陳列館、五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5A級旅游景區等,這些資源都為江津區思政課的開展提供了實踐性基地,也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僅如此,為了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江津區圍繞搭建課程體系、建強師資隊伍、創新組織形式等方面,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收集整理全區紅色資源、愛國主義教育陣地、文化場所、工業園區、黨員教育基地、國防教育陣地等場所和開放發展、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領域代表性點位名單,最終形成了9大類35條具有本土特色的區級精品線路,涵蓋100余現場教學點位。
思政課堂“站起來”了,但是如何讓思政課堂“活”起來才是關鍵。江津區不斷提升講師、解說隊伍建設,在各單位遴選出了理想信念堅定、理論素養過硬、授課能力強、熱心思政教育的講師、解說人員充實在了“行走的思政課”隊伍中,為開好區域特色思政課程打下基礎。
此外,江津區還探索引入區文化傳媒公司作為市場主體,採用項目化組建教學團隊、專業化保障后勤服務的方式,將成熟精品線路打造為“課程包”,單位或學校可以用購買服務的方式“點單”,由市場主體組織實施,避免了各單位採用行政方式卻聯系不到位的困難。
“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一系列有聲有色的‘行走的思政課’活動,得到了大家的積極反饋。”江津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統籌好區文化傳媒公司,以高標准、嚴要求服務好每一場“行走的思政課”,讓每一場思政課都是精品。
“我們希望通過‘行政的思政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大中小學生走出單位、走出校園、走入社會,走向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園區生活區。”江津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下一步,江津區將進一步深化“行走的思政課”改革創新,圍繞單位實際、行業特點、地域特色,持續開發和更新課程,在全區面上普及開展,提升頻率和質量,營造濃厚氛圍,切實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展現江津新擔當新作為,凝聚起更加磅礡的精神力量。(陳翔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國內首個"虛擬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在渝啟用
- 人民網重慶11月26日電 (陳琦、實習生姜曉軒)11月25日,“中國基層醫生兒科常見疾病處理能力提升”全國啟動會在渝舉行。來自會上消息,由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成功創建我國首個標准化患兒模型,幫助更多的基層兒科醫生持續提升診療水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