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大足石刻研究》正式創刊

2024年11月20日19:26 |
小字號

《大足石刻研究》創刊。瞿波攝

《大足石刻研究》創刊。瞿波攝

11月19日,《大足石刻研究》創刊發布會在大足石刻學術報告廳舉行,作為重慶市文博單位主辦且公開發行的首家學術期刊,《大足石刻研究》正式創刊。該刊是國內繼敦煌研究院之后,第二家由石窟寺管理單位創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

《大足石刻研究》作為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重慶市新聞出版局批復出版的正式期刊,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管,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每年出版4期(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以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和輿論導向,聚焦大足石刻造像歷史文化遺存,刊載石窟文化研究方法與學術成果,加強石窟保護利用工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國際文明交流互鑒為辦刊宗旨。

創刊號封面以黃灰色調打底,附以巴山蜀水式的油畫肌理,透露出清新淡雅的氣質,封二設置巴蜀石窟藝術巡禮版塊,以高清圖片的方式為學界展現巴蜀石窟中的精美造像。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編輯校對,內文編輯排版摒棄了常見的分欄尾注,採用了通欄腳注,再加上清晰的欄目劃分、嚴謹的注釋規范以及高質量的圖片搭配,不僅有利於讀者理解文章內容,也增加了閱讀的流暢性與直觀性。

創刊號精選了石窟寺研究與保護領域的10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均為全國知名學者,分為理論與方法、石窟考古、巴蜀石窟研究、研究探索、石窟保護、學術動態6個欄目,展現了《大足石刻研究》的多元視角與創新思維。

從內容來看,創刊號具有廣闊的視野和全景思維,其中既有關於巴蜀石窟的調查,也有關於龜茲克孜爾石窟與雲岡石窟的對比研究,既有對石窟寺研究理論與方法的探索,也有對石窟寺價值發掘與利用的思考,既有對以往成果的回顧,也有對新近成果的介紹。

從研究視角看,創刊號表現出多元性與創新性,本刊雖然主要聚焦於石窟寺考古領域,但也吸收了歷史學、藝術學、宗教學的研究成果,這種跨學科的研究視野打破了傳統單一學科的局限,為《大足石刻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足石刻研究》並非隻關涉大足石刻的研究,而是面向石窟寺及其相關文化遺存的研究。“巴蜀石窟考古”作為該刊的特色欄目,刊載最新調查資料與學術成果,著力推進巴蜀石窟研究的全面發展。(毛雙、張瑋)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