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成果豐碩

11月24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圓滿閉幕。當天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成果新聞發布會。
據悉,本次大會歷時兩天,簽約引進了緊缺優秀人才3925名﹔簽約項目總數253個、總投資額達到510億元。
簽約引進緊缺優秀人才3925名
“本次大會充分彰顯了重慶以一域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服務人才強國戰略的責任擔當,呈現了重慶創新創造活力迸發、應用場景豐富多元的發展態勢,展現了重慶渴求人才、禮敬人才、成就人才的真情實意。”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重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闞吉林介紹,大會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和收獲。
一是聚焦主題主線,服務了大戰略。大會融入了發展大局,成功舉辦了“會議、賽事、引才”等13場主體活動,以及13場配套專項活動,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助力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共商了人才大計,來自49個國家、地區的216名重要嘉賓和廣大專家人才齊聚山城,共話人才發展、共筑創新夢想﹔緊跟了產業大勢,始終盯住產業發展前沿和變革趨勢,讓海內外的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投資人、創業者同台互動,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聚智匯力。
二是突出向“新”而行,落地了新成果。大會期間,通過舉辦引才洽談會、千名博士重慶行等專場活動,簽約引進了緊缺優秀人才。其中,數智科技、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佔比達到了84%,引進博士、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219名。大會聯動各區縣、園區、高校、院所在“辦會”中“辦事”,一批人才引領型項目落地,簽約項目總數253個、總投資額達到510億元,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的項目84個,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等現代制造業重點領域110個、佔43.5%。
同時,會上還集中發布了西部陸海新通道人才發展指數、中國數字經濟人才發展報告(2024)等權威智力成果60余項。
三是緊扣開放合作,擴大了朋友圈。大會期間,集中揭(授)牌國際人才發展平台6個﹔廣視角凝聚交往交流共識,促成落地教育部自主無人系統安全與控制國際聯合實驗室等人才交流平台22個,發布西部地區重點產業人才崗位需求1305個。
四是堅持惠才有感,涵養了好生態。比如,大會展示了人才發展大平台,大會借勢推介重慶市重點打造的金鳳實驗室、明月湖實驗室等科創平台,呈現重慶市在人才引育、成果轉化、金融支持、要素聚合等方面的改革成果,讓廣大人才近距離感知重慶機遇﹔推出了人才服務新地標,大會期間,7個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港開港投用﹔上線了數智辦會全場景,打造“渝才薈”數字應用,上線了大會綜合管理服務系統,搭建“一屏掌控”平台,超過4300名現場參會專家人才及工作人員報名、參會、服務、成果全程智能運轉。
深化人才開放合作,加快大會成果轉化落地
發布會上,人才交流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禮國介紹了大會期間“會議、賽事、引才”的情況。
“以‘會’聚力,大會期間我們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會議活動。”謝禮國說,比如,首次舉辦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人才高質量發展重慶峰會、西部陸海新通道人才開放合作交流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對接交流會、空天信息產業人才發展大會等。
他表示,大會期間,這些會議活動的成功舉辦,有效促進了人才、成果、企業、機構、資本、政策等要素資源對接,為重慶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以“賽”興業,成功轉化了一連串創新創業項目成果。謝禮國說,全球卓越工程師大賽面向全球征集發榜單位和技術難題,410個項目取得成果轉化,幫助企業解決難題181個﹔“興渝杯”國際創新創業項目大賽,面向海內外廣泛征集,共吸引24個國家(地區)688個項目參與,其中67個項目達成落地重慶的簽約意向,解決關鍵技術難題82個,為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智慧。
以才“引”才,成功匯聚了一大批急需緊缺的優秀人才。謝禮國說,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來渝就業創業暨千名博士重慶行活動,累計引進1.2萬名青年人才來渝就業創業﹔集中組織650名博士來渝交流洽談,已有77人與用人單位達成簽約意向﹔西部地區聯合引才活動,200余家企事業單位現場提供了科技創新、現代制造業等領域的優質崗位4908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185人﹔人才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洽談會,收集生物醫藥、數智技術等領域系列科技創新成果,首批精選56項優質科技成果及團隊,面向7個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港推介落地。
此外,重慶還組織事業單位緊缺高層次人才考核招聘,發布2801個事業編制崗位,吸引近2萬人報名,其中博士2135人、碩士14560人。更多的人才通過大會進一步了解了重慶機遇、感受了重慶前景、增強了留渝意願。
謝禮國表示,下一步,重慶將加快引進人才、簽約項目、重大平台等大會成果轉化落地,以會為媒深化人才開放合作,整合推出一攬子最實政策、最好平台、最優生態、最活機制、最佳服務等舉措,讓各類人才薈萃巴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