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臉部紅血絲該如何改善?

無論是常年面部泛紅、還是遇冷遇熱面部泛紅,都可能與面部紅血絲有關。但你知道嗎?面部紅血絲並不等同於敏感肌,它們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今天就跟著重慶米蘭柏羽時光整形美容醫院皮膚科主任尹曉鳴一起來了解一下面部紅血絲的形成原因、類型、改善方法,以及它與敏感肌之間的區別。
紅血絲與敏感肌:一對容易混淆的概念皮膚問題
面部紅血絲,醫學上稱為面部毛細血管擴張,是由於毛細血管壁的彈性降低、脆性增強,導致血管持續性不均勻擴張甚至破裂,從而在面部皮膚上形成紅色或紫紅色斑狀、點狀、線狀或星狀等現象。
敏感性皮膚則是一種皮膚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發生的高反應狀態,主要表現為受到物理、化學、精神等因素刺激時,皮膚易出現灼熱、刺痛、瘙痒及緊繃感等症狀。
雖然紅血絲可能出現在敏感性皮膚上,但並非所有紅血絲都是敏感肌的表現。同樣,敏感肌也不一定伴有紅血絲。因此,我們需要明確區分這兩者,以便更有效地進行改善。
紅血絲的形成原因
紅血絲的形成原因大體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紅血絲
原發性紅血絲常有家族史,多並發於某些遺傳病。其基本病理改變為先天性毛細血管舒縮缺陷,如毛細血管性母斑、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等,這些都屬於遺傳所致。
繼發性紅血絲
繼發性紅血絲則更為常見,其病因主要包括:
1.高原性氣候:在高原地區,由於空氣稀薄、皮膚缺氧,導致紅細胞數增多,血管代償性擴張。久而久之,血管收縮功能障礙,引起永久性毛細血管擴張。
2.不恰當護膚:使用刺激性較大的護膚品或過度清潔,破壞了皮膚天然屏障,導致局部炎症,從而使面部變紅。
3.物理因素刺激:風吹、紫外線照射、高溫、寒冷等刺激,使毛細血管的耐受性超過正常范圍,引起毛細血管擴張破裂,造成面部泛紅或紫紅色。
如何改善面部紅血絲?
對於繼發性紅血絲的改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增強皮膚屏障功能:皮膚的屏障功能是防御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線。通過提高皮膚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可以從根本上阻斷皮膚敏感誘發因子,提高皮膚免疫力。常見的具有皮膚屏障修復功能的成分包括神經酰胺、仿生脂質等。
2.增強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活力: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是構成皮膚網狀支撐體的重要成分。當它們活力不足時,真皮層的毛細血管可能浮出真皮層跑到表皮層。因此,增強這兩種蛋白的活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面部紅血絲的形成。
3.修復毛細血管:對於已經形成的紅血絲,可以通過醫療手段進行改善。例如,強脈沖光(光子嫩膚)治療就是根據血紅蛋白對特定波長的光的敏感性及其光的選擇性光熱解原理,使擴張的血管閉塞,從而達到改善紅血絲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原發性的面部紅血絲,由於發病原因的不明確性,一般無法通過外用護膚品解決,而需要通過醫療手段,如光子嫩膚等方式進行改善。
尹曉鳴提醒,面部紅血絲雖然令人苦惱,但隻要我們了解其形成原因並採取正確的改善方法,就能逐漸恢復肌膚的健康與美麗。(重慶米蘭柏羽時光整形美容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