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1-11月累計接待游客3997萬人次 涪陵文旅迎來新發展

2024年12月27日19:28 |
小字號

12月27日,涪陵區文化旅游發展發布會舉行。據了解,今年1-11月涪陵區累計接待游客3997萬人次、游客總花費352.8億元。接下來,涪陵將奮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創新發展示范地,讓涪陵文旅市場“火”起來、文旅產業“強”起來、文旅經濟“旺”起來。

涪陵城市風景。胡建忠攝

涪陵城市風景。胡建忠攝

建設美麗涪陵

時時有花香、處處有人氣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816工程、武陵山大裂谷……提起涪陵旅游,數都數不清。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涪陵區文旅委供圖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涪陵區文旅委供圖

發布會上,涪陵區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夏強偉公布了一組數據:2024年1-11月累計接待游客3997萬人次、增長10.2%﹔游客總花費352.8億元、增長10%﹔2020年以來共簽約引進文化旅游招商項目18個,協議資金共143.5億元,全區文化旅游經營主體超7500家。

現在的涪陵亮點多、景色美、人氣旺。未來如何高質量發展?12月26日,涪陵區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上提出,涪陵將打造北緯30°花園城市品牌。

具體怎麼做?

涪陵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楊勝波介紹,將編制《北緯30°花園城市建設方案》,充分挖掘現有地形條件,圍繞城市自然山水結構,營造有辨識度、激發城市活力、可持續的城市景觀,以綠道串聯節點的方式,整體打造具有涪陵辨識度的城市節點。

同時,制定近、中、遠期目標,落實3年行動計劃。“將瑞鱗公園、城八校步道和中三西路納入近期目標,預計春節前完成改造,在明年春天力爭實現‘增花’。涪陵西高速路出入口立體綠化、石板溝長江大橋江北橋頭轉盤納入中期目標,預計2025年實施,望欄橋地塊等節點納入遠期目標。”楊勝波介紹。

另外,通過建設林下花境、壁上花牆、空中花廊等,營造良好的人居生活環境,使涪陵成為時時有花香、處處有人氣的旅游城市,助推旅游城市名片。

渝萬高鐵預計2027年通車

重慶至涪陵最快15分鐘到達

交通促進旅游,旅游帶動交通。為進一步提升交旅融合發展質量,涪陵區也正加速構建高質量的“快進慢游”旅游交通體系。

武陵山大裂谷。涪陵區文旅委供圖

武陵山大裂谷。涪陵區文旅委供圖

涪陵區交通運輸委副主任許願介紹,目前,涪陵正加快建設渝萬高鐵,預計2027年通車,屆時重慶東站至涪陵將最快15分鐘到達、北京至涪陵最快6小時到達﹔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也即將開工,預計2030年通車,屆時成都、宜昌、武漢、上海等地至涪陵將實現全高鐵互通,涪陵將全面融入全國高鐵網絡。

同時,涪陵也正加快新妙至李渡高速公路(涪陵西環)、李渡至清溪高速公路(涪陵北環)前期工作,明年將全面開工建設,預計分別於2027年、2030年建成通車,暢通兩江四岸。

另外,為了不斷增強游客集散能力。涪陵將加密涪陵至大木、武陵山客運班線發班頻次,推動開行武陵山-武陵山森林公園-大木花谷景區觀光農客線路,打造更多交旅融合精品路線。

特色景區串珠成鏈

五條精品旅游線路推出

為讓游客朋友有更好的出游體驗,涪陵還將把特色景區串珠成鏈打造五條精品旅游路線。

涪陵旅游精品線路地圖。涪陵區文旅委供圖

涪陵旅游精品線路地圖。涪陵區文旅委供圖

魅力山城體驗游。聯動武隆、豐都,以創建國家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為抓手,助力重慶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串聯解放碑、十八梯、洪崖洞、仙女山、南天湖、白鶴梁水下博物館、816工程、武陵山大裂谷等景區為游線。

武陵秘境康養游。以武陵山生態旅游度假區為平台,以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木花谷·林下花園為重要節點,塑造武陵山“秘境康養”特色旅游度假品牌,打造重慶康養旅游觀光度假新地標。

巴國故都人文游。圍繞“三千年巴國文化-千年題刻文化-九百年理學思想-百年榨菜文化”的人文脈絡,將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點易園、榨菜歷史記憶館、小田溪等人文旅游資源串聯,打造涪陵千年文化展示帶。

美麗鄉村自在游。以美心紅酒小鎮、巴山夜雨等熱門農旅景區為帶動,加大和美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宣傳,唱響春賞花、夏消暑、秋採果、冬玩雪“四季歌”,切實推動鄉村旅游向全域、全季、全業態旅游發展。

紅色之旅初心游。依托816工程、大順鎮李蔚如故裡、羅雲鎮四川紅軍第二路游擊隊烈士陵園、新妙鎮劉伯承養傷遺址等紅色旅游資源,推出紅色主題餐飲、紅色文化主題特色民宿等。(任峰)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