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品“耳鳴綜合療法”實現診療規范化

日前,重慶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聽力學組2024年學術年會暨耳鳴診治新技術研討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南院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近150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耳鼻咽喉科聽力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和耳鳴診治的新技術。
本次學術年會設立了專家講座、論文發言、病例大賽等板塊,國內耳科專家現場授課講解,就耳鳴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方法、治療方案以及相關的聽力學檢查技術進展等進行探討。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專家團隊受邀出席學術年會,並就耳鳴的康復實踐、耳鳴綜合療法2.0的臨床實踐等做專題講座和論文發言。
李明在會上發言。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供圖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首席專家、耳鳴與聽覺過敏診療中心學科帶頭人李明介紹,耳鳴通常為無具體內容的耳內、耳邊或顱腦內的噪聲,根據嚴重程度分級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其中達到重度和極重度的耳鳴患者一般佔人群的3%到4%。
“由於絕大多數耳鳴患者難以找到確切病因,且沒有得到系統規范的治療,導致很多耳鳴患者久治不愈,深受其困擾。”李明表示,“耳鳴綜合療法2.0”的治療思路是要轉變快速消除耳鳴的舊觀念,創立逐漸適應耳鳴的新思路,以適應耳鳴為第一目標,通過心理治療、有聲治療以及對症治療的系統診療體系,為患者提供集耳鳴檢查、評估、診斷、治療、康復“五位一體”的個性化、階梯化的診療方案。
張朝梅做課題分享。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供圖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部主任張朝梅也提到,耳鳴在各年齡段都可能發生,但相對而言,成人期發病的患者更多。除了聽到鳴響外,耳鳴往往還伴隨著睡眠障礙、心煩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抑郁等症狀,會在多個維度影響生活質量。
“目前,耳鳴綜合療法2.0是進一步將耳鳴的治療規范化和系統化,診療中以醫生、聽力師、治療師、護理等組建團隊,以團隊診療的模式為耳鳴患者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張朝梅介紹,在保証了團隊和技術的條件下,接診是尤為關鍵的一環。隻有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患者的生活習慣和環境等,並充分與患者溝通治療期望值,才能做到個性化診療,根據不同的患者情況制定更符合患者情況的治療方案。這種規范性的看診和治療流程,既可以避免誤診漏診,也能讓患者感覺到溫暖,實時解決患者問題。
學術會后,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還召開了耳鳴診療培訓會,分享學術會上關於耳鳴診療的新思路、新方法,並圍繞當前國內耳鳴診療體系、耳鳴學科建設、未來發展需求等方面與該院的耳鳴與聽覺過敏診療中心的醫護團隊進行交流。
李明與團隊交流。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供圖
李明指出,耳鳴特色專科是重慶仁品的重要品牌建設舉措之一,是以“適應耳鳴”為第一目標的理念開展的特色診療體系,並配備一體化診療團隊為患者提供系統化、規范化的精准診療服務。
“經過耳鳴綜合療法2.0的治療后,可以讓患者清楚自己的發病原因,並消除由耳鳴引起的心煩、失眠、焦慮抑郁等不適問題,讓患者了解自己的耳鳴,並適應耳鳴,達到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目的。”李明介紹,並為患者建立耳鳴慢病管理檔案,專業團隊跟蹤隨訪患者情況,指導和幫助患者做康復護理,以防病情反復。
據了解,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近年來不斷加強各臨床科室專科建設,內引外培專家,不斷組織醫護學習,提升專科診療技術與學術水平,強化專科疾病診療體系,打造成為西醫優勢化、中醫特色化、技術高端化、服務多樣化的三級專科醫院,為川渝乃至西南地區百姓提供更高質量的診療服務。(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成績單”出爐
- 人民網重慶12月31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近日,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會同四川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研究院、四川省縣域經濟研究中心聯合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4年)》(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數為127.3,較上年提高14.1個點,9個分指數全部實現正增長,區域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愈發強勁。…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