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個!重慶“人才創新創業板”開板
12月31日,西部首個“人才創新創業板”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開板,首批21家人才企業正式入板,分為初創層、成長層和成熟層分類培育,加快構建人才創新創業全周期金融服務體系,強化人才與資本對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重慶“人才創新創業板”正式開板。重慶市委金融辦供圖
據悉,“人才創新創業板”由重慶市委金融辦、市人力社保局牽頭,重慶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重慶証監局、市知識產權局指導,圍繞市委完善人才創新創業全周期服務機制改革,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設立專為人才企業提供資本市場個性化服務的板塊。
重慶股權服務集團副總經理彭濤介紹,重慶股份轉讓中心獲批中西部首個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加快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搭建企業轉板“直通車”,構筑優質企業“儲水池”,拓展企業融資“新渠道”,壯大擬上市企業后備梯隊,做實“價值篩選、孵化培育、投融對接”,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截至目前,累計服務28家企業首發上市、3家企業並購上市、33家企業在“新三板”挂牌,貢獻上市企業數量在全國同行領先。
據了解,2024年10月以來,重慶市委金融辦向全市廣泛征集“人才創新創業板”入板企業,會同重慶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知識產權局明確入板條件,經有關市級部門、17個區縣和部分高校聯合推薦,由重慶股份轉讓中心篩選出21家首批入板企業。統計顯示,首批入板企業主要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等領域,發展潛力巨大。
作為入板企業代表,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重慶合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周志明表示,重慶“人才創新創業板”設立為創新型、創業型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展示、發展、融資和資源整合平台,同時也為高素質人才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對於初創企業而言,資金和資源往往是最大的瓶頸,“人才創新創業板”的推出,無疑為它們突破難關、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重慶市委金融辦副主任裴勝春表示,重慶市級職能部門聯合推動出台“人才創新創業板”入板企業專屬的賦能政策,指導重慶股份轉讓中心針對入板初創層、成長層、成熟層人才企業,打造“精准匹配、向下兼容”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為不同層級人才企業提供個性化資本資源資金服務。同時,本著“扶優限劣”導向,引導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每年根據企業發展情況調整市場層級,及時清退不符合准入條件或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他表示,希望各方堅持“全周期”培育,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塔基孵化培育功能,貫通人才企業早期雛形孵化到后期轉板上市全過程,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堅持“高潛力”准入,高度關注人才企業核心技術、團隊創新能力等“潛質”指標,推動滿足條件企業入板挂牌,加速企業蝶變﹔堅持“個性化”服務,聚焦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痛點難點堵點,因企因時因勢綜合施策,用心構建針對性強、適配度高的多元服務體系,共同努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賦能人才企業“專板”,將人才創新創業的勢能轉化為推動現代化新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據了解,下一步,重慶股份轉讓中心將著力對首批入板人才企業進行分層培育賦能。比如,針對初創層企業,提供創業培訓指導、股權激勵規劃、股權融資、運營支持、專利與技術支持、人才引進等服務﹔針對成長層企業,提供資本市場培訓、股權激勵優化、股權融資顧問、基金直投、產業鏈資源整合、投融資撮合等服務﹔針對成熟層企業,提供高端財務管理、轉板綠色通道、交易所專家、企業上市輔導一站式、股權投融資和跨區域、跨境貿易、投資撮合等服務。(張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成績單”出爐
- 人民網重慶12月31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近日,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會同四川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研究院、四川省縣域經濟研究中心聯合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4年)》(以下簡稱指數報告)。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數為127.3,較上年提高14.1個點,9個分指數全部實現正增長,區域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愈發強勁。…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