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醫檢互認78.85萬人次 節約就醫費用1.76億元
重慶在全國率先實現跨省域醫檢互認

●為解決患者重復檢查的就醫“痛點”,我市從去年1月起實施醫檢互認數字化改革,統一規劃建設了“一朵雲”“一平台”“一應用”
●為了讓醫生敢認,重慶對業務流程進行再造,統一互認范圍、互認項目、技術標准、質量控制等,實現“一體質控,全市互認”
你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了嗎?1月5日,來自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數字化改革,截至目前,我市數字化醫檢互認量達到78.85萬人次,為群眾節約就醫費用1.76億元。與此同時,我市醫療機構還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人民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中心醫院實現數字化醫檢互認,在全國率先實現跨省域醫檢互認。
三個“一”
解決醫檢結果“不能認”
“娃兒這兩天不發燒了,但還是咳得很,啷個辦?”1月2日,市婦幼保健院兒內科診室,37歲的江女士抱著1歲4個月的兒子,一臉焦急地向醫生王佳求助道。王佳一邊問一邊用壓舌板查看患兒的咽部,又用聽診器聽肺上的情況。
5天前,患兒曾在渝北區人民醫院照過胸部DR,王佳便在系統裡調閱了此前的DR檢查報告單。“DR檢查結果我們可以互認,孩子隻需要再做個血液分析檢查。”王佳的話讓江女士有些意外:外院的檢查結果也看得到嗎?
“現在各個醫院的信息系統都打通了,隻要檢查結果有參考價值,就不用重復檢查了。”王佳解釋說。
據了解,此前,重復檢查是患者就醫的“痛點”,既增加患者負擔,又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市從去年1月起實施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數字化改革,並納入全市重點改革項目。為此,我市統一規劃設計建設了“一朵雲”“一平台”“一應用”。
其中,“一朵雲”,即市級“醫學影像雲中心”,將醫學檢查檢驗結果數據集中存儲,打破“醫療信息孤島”。
“一平台”,即建立市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平台,接入全市鄉鎮衛生院及以上醫療機構1233家,嵌入醫生工作站7.7萬個,醫生通過工作站即可“一鍵調閱”其他醫療機構的檢查資料,以高清無損的方式實時查看原始檢查結果。該平台還會對近期相同檢查進行實時提醒。
“一應用”,即“醫檢互認”應用,該應用依托“渝快辦”平台,向全市民營醫療機構、村衛生室及個體診所等2萬余家醫療機構開放調閱渠道,實現我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調閱查詢全覆蓋,覆蓋面居全國第一。
統一標准 健全長效機制
破解“不敢認”“不願認”
硬件建好了,醫生敢不敢認?願意認嗎?
“即使是同一個醫院,檢查結果可能都存在一定差異,更別說外院的了,如果出了問題,責任算誰的?”在我市實施數字化醫檢互認之初,某三甲醫院一位醫生道出了同行普遍擔心的問題。
“為了讓醫生敢認,我們對業務流程進行再造,統一互認范圍、互認項目、技術標准、質量控制等,實現‘一體質控,全市互認’。”市衛生健康委醫政處副處長楊相玲說,我市在全國率先制定了《重慶市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項目技術操作指南》,統一了80項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互認標准,覆蓋診療中大部分常用、高頻、高值檢查項目。同時,制定了81項臨床檢驗項目互認標准。
為保証醫療質量和安全,市衛生健康委還明確了可不列入互認范圍或不受互認限制的8種情形。比如,因病情變化,已有檢查結果難以提供參考價值的﹔檢查結果在疾病發展演變過程中變化較快的﹔患者處於急診、急救等緊急狀態下的。
“我們還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了14個大模型,對一些達不到標准的影像,系統會自動評判為不合格,不納入互認范圍。”重慶市醫學影像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重醫附二院放射科主任何曉靜說。
為減少數字化醫檢互認給醫院帶來的影響,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市醫保局建立健全數字醫學影像服務醫保支持政策,採取區縣醫保預算總額和單個醫療機構預算總額均不作調減的辦法,消除醫院顧慮。各醫院也紛紛推出互認激勵政策,體現臨床醫生互認技術勞務價值。例如,把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率與個人評優評先、薪酬水平挂鉤。此外,對經提醒應調閱不調閱、邊互認邊開單等行為,予以通報、約談等。
讓患者有更多獲得感
接入更多醫療機構,擴大檢查檢驗項目范圍
事實上,從醫檢互認中受益的不僅是重慶人。
“患者49歲,男性,重症顱腦損傷,去年開展顱骨骨瓣減壓術后持續呈昏迷狀態,目前在哈密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住院……”1月3日上午,針對哈密市中心醫院一名重症患者,重醫附二院、重慶市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重慶通過醫生工作站,從市醫學影像雲上調閱了這名患者的頭部CT等醫學影像圖像及報告,給出了治療意見。
這也是渝哈兩地首次實現數字化醫檢互認,也意味著既往在哈密市就診的患者,來渝就醫時無須攜帶傳統影像膠片,醫生可以直接在電腦上調閱其在哈密的檢查檢驗結果。
據重醫附二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深化渝哈兩地衛生健康事業交流合作,去年8月,重醫附二院作為牽頭單位帶領重慶市第一批衛生健康交流合作醫療隊來到哈密。其中,重醫附二院與哈密市中心醫院搭建起了互聯網醫院遠程協同診療平台,可隨時連線共享病歷、影像資料,實時在線處理疑難患者的診斷與治療問題。
前不久,重醫附二院將哈密市中心醫院遠程診斷的醫學影像數據上傳至重慶市“醫檢互認”應用,打通跨省數據壁壘,實現了渝哈數字化醫檢互認。
不僅是哈密,去年10月,我市醫療機構還與昌都市人民醫院實現了數字化醫檢互認。市衛生健康委醫政處處長代茂利介紹,下一步,我市將把更多醫療機構接入“醫檢互認”平台,並擴大檢查檢驗項目范圍,進一步為患者節省費用。同時,依托包括市級委屬醫院、在渝部隊醫院在內的優質醫療資源,逐步推進面向西部各省的檢驗檢查數據互聯互通和結果互認,為西部各省群眾來渝看病就醫節約費用、提供方便,推進西部醫學高地聚集效應的形成。(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2024重慶網上群眾工作暖心事
- “寬帶網絡通了”“垃圾清理了”“道路安全隱患解決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剛剛過去的2024年,依托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一件件網民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人民網重慶頻道推出2024重慶網上群眾工作年終盤點,看重慶各級黨委、政府如何解民憂、暖民心,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