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以工代賑惠民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村民在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園就近就業。胡程攝
近年來,秀山縣洪安鎮發揮以工代賑政策作用,採取“培訓+上崗”等方式,聯合施工單位開展勞動技能培訓,推動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項目、政府投資重點項目帶動農村群眾就地就近就業,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力工”變“技工”“零工”變“常工”。
截至目前,已實現帶動就業人數450余人,發放勞務報酬約350余萬元,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走進洪安鎮,貴措社區智慧果園、溜沙、平馬智慧茶園一個個項目陸續竣工,貴措社區棚竹山組新建的便民文化廣場正在加緊推進。
洪安鎮貴措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方永表示:“自項目實施以來,不僅老百姓的收入有了顯著增加,村子的基礎設施和環境風貌也得到了極大改善。更重要的是,鄉村旅游得到發展,基層治理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黨群干群關系更加緊密。這些變化為我們推進鄉村振興與巴渝和美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在工地上忙完,回家還可以干地裡的農活,一個月工資將近4000元。”洪安鎮貴措社區村民雷天貴說:“不僅是多了份收入,這些項目搞好了,農機、貨車可以上山,施肥、管護再也不用那麼多人了,我們的臍橙品質也會越來越好。”
“我在這個項目做小工領了8000多元工資。”踏上村裡剛完成的渡江紀念廣場,洪安鎮貴亞村民楊正清高興地說:“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在家門口做事,又能管到家裡,又能賺到錢,總比到外面打工強。”
洪安鎮以工代賑項目是秀山縣惠民生、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秀山縣圍繞拓寬群眾收益渠道,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充分發揮以工代賑引領作用,將以工代賑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以項目實施為民、項目建設惠民為導向,在全縣農業農村領域推廣以工代賑,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通過“村民自建”方式實現了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拓展助農增收渠道,充分發揮了以工代賑推動鄉村振興功能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胡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