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邊攤到百億產業
大渡口 “重慶小面”聚鏈成勢 產業能級持續躍升

井谷元小面
大渡口重慶小面文化節 攝/劉映呈
大渡口區攜重慶小面亮相西洽會 攝/鐘戈
重慶小面博覽館 攝/劉映呈
重慶小面體驗中心 攝/鐘戈
或在街邊、或在黃葛樹下,一個棚子、幾根板凳,重慶小面攤煙火氣十足。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面端上來,紅亮的油辣子香味扑鼻,圓潤筋道的面條裹滿了佐料,辣椒和花椒的刺激讓人回味悠長。吃完這一碗小面,重慶人的美好一天才正式開啟。
在重慶,小面已有400余年歷史,起初只是當地人果腹的日常飲食。近年來,這碗小面迅速“出圈”,變身“網紅”食品,甚至成為特色禮品、旅游伴手禮,走俏海內外。
大渡口區敏銳捕捉到這一商機,扛起了“重慶小面重慶造”發展大旗。當小面遇上大通道,美食的潛能被激發,產業的價值被釋放,小切口帶來了大可能。
從一方特色到全鏈產業園,從地方美食到城市名片,重慶小面牽出了百億產業鏈。
做一碗“可以帶走的重慶小面”
在大渡口看來,重慶小面不僅是一道地方美食,更與這座城市的文化有著深刻的契合之處。
干溜、寬湯、紅湯、清湯……調料是靈魂、澆頭出個性、面條為基底,一碗小面能衍生出不同的吃法。“麻辣鮮香”的獨特風味,不僅反映出重慶人對食物的獨特理解和追求,也體現了重慶人熱情、豪爽的性格特點。
然而長期以來,重慶小面產業鏈相對分散,年產值大部分靠線下實體店支撐,品牌化程度較低。同時,實體店鋪大多缺乏標准化、工業化產品,線上銷售佔比低,這些都成為制約小面產業發展壯大的因素。
“重慶每年有1億的過夜游客,我們堂食的小面好吃,但是卻帶不走,市場需求的呼聲很大。”大渡口區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讓路邊“小生意”成長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食品“大產業”?
2020年12月,大渡口區建成了重慶第一條小面預包裝生產線,揭開了小面標准化發展的新篇章。2021年,大渡口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重慶市小面產業園,聯動“一二三”產業優勢資源,大力推動預制重慶小面產業發展,做一碗“可以帶走的重慶小面”,充分釋放小面裡蘊藏的產業能量。
來到位於重慶小面產業園的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面粉香氣,自動化設備高效地運轉著,工人們身著統一的工作服、頭戴衛生帽,手法熟練地操作著各種機械設備。精選的面粉、水等原料按比例混合,經過揉面、壓面等多道工序,制作出粗細均勻、口感筋道的面條。
“為了研發含水量、柔軟度、產品保質期都合格的面條,我們先后跑了20多座城市,一年測試了100多噸面粉,使用了不同品牌、不同品類的面粉幾十種。”井谷元公司負責人說。
在還原面條市井美味的同時,井谷元還從工藝流程和設備改造等方面積極創新升級,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井谷元小面生產環境滅菌抑菌保鮮技術方案”,確保了“重慶小面重慶造”的品質。
如今,作為全市首家獲得“重慶小面”食品生產許可証的企業,井谷元建成了全市第一條智能化、自動化的“重慶小面”生產線,推出的系列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去年,其預制重慶小面年產值約2.4億元,已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2023年,重慶市小面產業園實現產業營收50.8億元、同比增長109%。今年1-10月,產業營收達到50.7億元、增速達40%,累計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
“重慶小面”全產業鏈初具規模
從街邊小店到規模化、工業化生產,從“碗”到“盒”的拓展,
產業賽道的切換,考驗的不僅是裝載方式的變化,更是鏈條延伸的長遠走向。
走進建橋工業園區C區的重慶小面博覽館,仿佛踏入了一場關於味蕾與文化的深度旅行。
350平方米的空間寬敞而明亮,序廳、一面之緣、天天見面、別開生面等四個展廳設計巧妙,通過情與景結合、沉浸式體驗的方式,將重慶小面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以及產業發展融為一體,讓人在參觀中既能感受到重慶小面的深厚底蘊,又能領略到其產業化發展的蓬勃生機。
這裡是我市首個以小面為主題的展館,也是重慶小面的文化體驗客廳、產品展示中心、產業聚合平台、品牌孵化基地。
近年來,大渡口將重慶小面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之一,創新舉措、多管齊下,全力推進重慶小面產業鏈互補。
線下,圍繞生產、營銷、質檢“三個中心”,建成9萬平方米重慶小面生產基地以及配套布局重慶小面博覽館、中央工廠、檢測中心等,推動安享供應鏈平台完成萬州、雙福、成都等3個城市智慧分揀倉建設,為小面產業發展提供全要素服務保障。線上與京東、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舉辦重慶小面電商直播節、重慶小面“6.18”電商直播擂台賽等電商營銷推廣活動,著力構建多賽道重慶小面電商營銷矩陣,支持企業不斷提升電商銷售成績。
“當前,大渡口已形成了一條集原材料種植、生產加工、研發設計、品牌培育、電商銷售、物流配送等為一體的重慶小面全產業鏈。”大渡口區相關負責人說。
大渡口目前累計引育小面上下游企業近百家,打造小面獨立品牌47個,全面覆蓋了小面主料、輔料、調料到預包裝成品等環節。重慶小面產業園已成為集原料制備、加工生產、市場營銷、工業旅游於一體的特色產業園區,呼啦面館、井谷園、味之海、道友食品、向料食品等一大批重點企業加速聚集,一大批全網爆品火爆上市。
近日,2024重慶小面推廣消費季暨第四屆中國·重慶小面文化節——北京站、杭州站推介會暨產業招商、產銷對接會陸續舉行,引起熱烈反響。
在北京站推介活動上,還同步舉行了“重慶小面產融雲”平台發布活動。該平台整合了上游企業、供應鏈、預包裝、零售門店等要素,將為產業側和金融側提供連接和賦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可以預見,通過數字化技術加持賦能,大渡口區將更有效盤活市場“沉睡”資源,同時更有力推動重慶小面供應鏈服務企業、連鎖總部企業、品牌企業和優質工業企業在區集聚發展,進一步夯實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基礎、加速實現跨越式發展。
“重慶小面”香飄海內外
如今,一碗帶得走、隨時嘗,具有重慶特色的重慶小面產品不僅走向了全國餐桌,更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等國際物流樞紐走向了世界,銷往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7月,我們的產品在‘與輝同行’重慶專場直播間內,2分鐘銷售超15萬盒,銷售總額超170萬元。”井谷元公司負責人笑道。
“‘重慶小面’的市場潛力很大。2023年,公司在海外的銷售額達到600多萬元。來自美國、加拿大等海外商場、超市主動聯系我們進貨,小面產品深受當
地華人消費者喜愛。”重慶辣有引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公司目前推出了近20款小面產品,其銷售額逐年增長。
“我們公司已經取得FDA認証,產品成功上架開市客、大中華、Ocean Bomb等海外賣場。”雍禾記公司負責人說。
在今年的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重慶小面”也引來了不少外國客商洽談合作。“在我們國家,大家都很喜歡吃辣的食物,小面對我們很有吸引力。”“小面的調料很符合我們的口味,吃起來爽口。”“這種香辣的味道我們很感興趣。”
也有不少企業在海外開設了線下門店。在加拿大埃德蒙頓,一家今年開業的重慶小面館生意紅火,已在當地小有名氣。面館老板很有底氣,“我們面館的調味料全部是從重慶進口,深度還原了重慶的獨特味道,獲得了客人的一致好評。”
一碗重慶小面,煮進山城千滋百味,香飄全球大市場。重慶小面的產業化之路越走越遠,含金量持續上升。
“下一步,我們將以更高的標准、更大的力度,推動重慶小面產業實現品牌化、規模化、標准化、數字化的發展目標。”大渡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渡口區將全面整合“政府、產業、學院、研發、媒體、企業、咨詢、資本”等八方資源,持續升級供應鏈體系,不斷深化數字化水平,更加重視品牌質量管理,系統加強產業要素保障,不斷強鏈、補鏈、延鏈,著力壯大產業規模,加快實現重慶小面產業跨越式發展。
2025年,大渡口區將繼續堅持“兩手抓”工作思路,著力以三產帶二產、以銷量促產量,力爭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20個以上、實現到位資金超10億元。規上企業總數突破20家,實現全產業營收超100億元,實現百億級產業發展目標。
聚焦>>>
標准為先 質量為本
想要從單一的手工制作走向工業化生產,從傳統的餐飲模式躍升至現代化的食品加工產業,重慶小面面臨的第一個便是產業發展標准的制定。
在大渡口區看來,制定標准不僅能保証重慶小面的純正味道,更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的前提。
為此,堅持“對標國際、引領全國,營養健康、安全高效”的原則,大渡口區逐步優化完善小面面條、澆頭、調味品等小面原材料產品、加工、管理、服務、營銷相關標准,構建小面產業標准體系。推動地方標准上升為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准、國際標准制定與轉化。
截至目前,已先后發布《重慶小面》團體標准、《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地方標准、《重慶小面食品安全地方標准》《重慶小面門店經營服務規范》《重慶小面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等一系列標准,覆蓋小面產業全流程、全領域。
2023年,重慶小面產業被成功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門的重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以重慶小面產業為主導的重慶市麥制品產業集群被列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3年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重慶小面產業完成了由“單打獨斗”到“抱團取暖”、“各行其是”到“統一標准”的蛻變。
培育品牌 拓展市場
“重慶小面”是公認的重慶地方美食,地域IP遠近聞名。但想要在我國豐富多彩的面食種類中闖出一條路、乃至邁向國際,困難不小。
為突出這張特色美食名片,大渡口區積極推動重慶小面集體商標注冊,持續培育優化重慶小面區域商標品牌,培育形成以公用品牌為“姓”、企業品牌為“名”的重慶小面產業品牌體系,大力推動重慶小面爆品打造並連續多年舉辦“中國·重慶小面文化節”,進一步挖掘重慶小面的文化內涵、提升品牌價值。
同時,大渡口區還積極帶著重慶小面走出去,參加亞歐博覽會、東盟博覽會等大型展銷活動,將小面預包裝產品打造成文化明信片、重慶伴手禮,以工業化理念、互聯網思維提升重慶小面國際知名度。
截至目前,大渡口已注冊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渝面俠”圖形和文字商標,並對“渝面俠+重慶小面重慶造”IP形象申請了版權保護。“渝面俠”成功入選全國“千企百城”首批區域商標品牌(重慶唯一)培育名單,成功舉辦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暨爆品發布會,授權使用重慶小面區域公用品牌的企業已達23家。(詹米璐 王彩艷 陳佳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法院今年將健全五項機制深化司法協作
- 人民網重慶1月10日電 (記者劉政寧)1月10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與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召開“川渝法院服務保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五周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25年,雙方將健全常態化司法協調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機制、標准化法律適用統一機制、專業化法院人才共育機制、數字化數智法院協同機制,進一步深化司法協作。…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