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江津聖泉街道:建強微網格長隊伍 釋放小區治理大能量

2025年01月13日17:05 |
小字號

近年來,江津區聖泉街道以建強微網格長隊伍夯實網格治理基礎,深入推進黨建統領微網格自治工作走深走實,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樓層鄰裡互助制度的實施,成為聖泉街道微網格治理中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最佳注腳。

金科中央公園城住戶張女士談及樓層鄰裡互助時滿是感慨:“自從這個制度實施以來,我們單元就像有了堅強的后盾。”

2024年12月一天凌晨,小區40棟一住戶家的空調外機起火,幸虧鄰居廖祖洪及時發現,微網格長聞訊后立即趕到,有人敲門組織人員疏散,有人立即拿起樓道內的滅火器前往滅火,僅用幾分鐘,火被成功扑滅。

“此次緊急情況的妥善處理,得益於聖泉街道推行的樓層鄰裡互助消防演練機制,每個樓棟每年定期開展的鄰裡互助高層消防應急演練,讓群眾掌握了火災初期的處置能力和熟悉疏散流程,做到不慌不亂。”聖泉社區負責人說。

積極參與滅火的微網格長代玉春說:“自從發生這件事情后,小區居民們心更近了,大家更加信任微網格長了。”

聖泉街道陽光城小區是新建小區,雖然已入住不少人,但是鄰裡之間聯系並不緊密,很大一部分居民都不知道自己對面住的是誰,鄰居相見也像陌生人。

杜勝紅是第一批入住的業主,也是11棟的一名微網格長,從事房產中介工作,據他回憶,剛搬來時大家基本上沒有交流,“電梯見面都不得打招呼,更別提一起做活動了。”

熱情的杜勝紅總是在來新鄰居的時候主動幫他們搬家,主動介紹自己,為他們送去社區服務指南等溫馨小貼士,邀請他們掃碼加入小區線上“大家庭”。

工作之余的杜勝紅經常在樓棟、小區與鄰居們交流,當了解到同樓棟的一名重症老人每天為找車去中心醫院治療憂心時,他主動提出免費送,並一直堅持了幾個月。

熱心的杜勝紅還喜歡體育運動,當聽說街道要舉辦小區籃球足球聯賽時,他主動出資組織小區內的鄰居們組建了陽光城小區籃球隊,並連續參加兩屆小區籃球聯賽,獲得了一個冠軍。

“通過組織隊伍參加比賽,小區居民們日漸熟絡,從不願意關注小區文體活動,到主動參加各類文體公益活動。”杜勝紅感受最深的變化是比賽讓大家走得更近了。

“以前,我總覺得小區的事情離我很遠,但現在完全不同了。自從民主推選擔任微網格長以后,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小區群眾的需求,同時通過參加網格會議,我能夠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並親眼看到自己的建議一步步變為現實。”滸溪社區滸溪苑小區李女士是小區微網格治理成效的見証者之一:“比如有次提議修補破損地磚保障業主出行安全,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了,小區的事情真正參與進來了,我心裡也感到非常高興。”

海惠社區海會苑的蔣萬志是海會苑小區4棟15樓的一名微網格長,從2023年7月獲得這一全新的“頭銜”后,他就成了“熱門人物”,身穿紅馬甲,逐家逐戶走訪登記,哪家有老人,哪家有孩子,甚至哪家有寵物,他都力求做到心裡有數,對樓層的消防安全通道、消防設施管理,他更是和物業保持著經常性的溝通。

他笑稱:“有了紅馬甲‘身份’,群眾更能接受你、配合你的工作,還能發動更多鄰居參與進來。”

有一次開展樓層巡邏,蔣萬志看到一戶人家門口堆滿了雜物,堵塞了樓道消防通道,第一反應就是必須處理,否則可能引發安全隱患。隨即,蔣萬志組織微網格隊伍迅速行動,不僅解決了問題,還成功動員了那戶人家加入清理的行列。

“黨員就應該主動站出來,帶頭擔任微網格長,主動參與小區治理。”金科中央公園城特設黨委書記韓明坦言,黨員加入微網格長隊伍能更加名正言順地參與小區治理,在實踐中踐行初心使命。

金科中央公園城五網格的黨員曹敏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網格員和微網格長的幾年時間,她的足跡遍布小區每個角落,從重點人群的管理服務,關注走訪殘疾人、留守兒童和社區矯正對象,積極組織小區群眾參與小區公益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她都積極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她回憶,剛開始開展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上門入戶走訪時,很多小區群眾一開始認為我們是物業公司的人員,不配合我們工作。”經過一年多以來工作,特別是各個單元和樓層微網格長的民主推選,大家加入了微信群,通過開展微網格自治,與群眾的聯系更加緊密,大家逐漸支持認可他們的工作。

“微網格長不僅僅是一份職務,更是一份責任和擔當,讓我明白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讓小區變得更美好。”面對小區群眾的贊譽,曹敏很高興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群眾的認可。

目前,聖泉街道微網格有3350個,微網格長們聯動普通群眾、雙報到黨員、黨小組長、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和志願者等“微力量”,並依托微網格把家家戶戶團結在了一起,讓每一分努力都能被看見,每一份需求都能被聽見,讓小區治理的觸角更加敏銳、服務更加貼心、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閻昱潔、楊嵐)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