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德法相伴 文明渝中”文明行為引導綜合行動——

渝中:著力解決計量“關鍵小事” 讓群眾“秤”心如意

2025年01月14日17:25 |
小字號

小小一杆秤,一頭連著柴米油鹽的民生“關鍵小事”,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誠信指數”。近日,渝中區紀委監委聚焦群眾身邊“關鍵小事”,聯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堅決遏制“缺斤短兩”計量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統籌推進 扣緊“責任鏈”

計量安全監管點多面廣,需要層層壓實責任、人人關注計量。對標專項整治目標,渝中區在常態監管的基礎上加壓加力,制定電子計價秤整治專項方案,細化了4項11條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確保實現全流程清單管理、全過程督查問效、不定期問題復盤,以整治“閉環”守護居民心中“那杆秤”。

“在信息溝通、監督檢查、線索移送、成果共享等方面,建立多部門協作工作機制,實現同題共答。”渝中區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負責人介紹,為凝聚整治合力,全區推動市場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同,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完善“屬事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技術機構”監管協作長效機制,開展聯合檢查13次,集中約談市場、景區、特產店等80余家。

同時,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幫助商家知責明責擔責,督促使用單位完善計量器具管理台賬,推動計量管理制度、專(兼)職人員和主體責任“三落實”,指導市場、景區、超市等落實誠信計量公開承諾,與相關經營戶簽訂《誠信計量承諾書》2000余份。

重拳糾治 織密“防護網”

“這是啥子牌牌?”近日,一農副產品市場兩戶商家被挂上特殊的“黃牌”。黃色牌子上醒目地標示著“因缺斤短兩被黃牌警告商家”幾個大字,旨在督促商家改正,維護市場公平公正。

面對缺斤短兩等行為,渝中區敢於“唱紅臉”,堅持嚴查重處,強化對線上線下各渠道、全口徑計量投訴舉報的快速反應處置,對相關違法行為堅決露頭就打。與此同時,針對損害市場公平交易風險隱患,扎實開展常態排查整治,嚴查不擔當不作為、履職不力等問題。今年以來,渝中區對違法經營者採取“行政處罰+黃牌警告+紅牌清退”等措施,累計查辦電子計價秤案件36起,發放《規范計量行為告誡書》200余份,公示全區公平秤地圖。

為大力規范計量秩序,渝中區推進應檢盡檢,對轄區15家集貿市場、8個熱門景點、22家大型超市及專業市場實施全覆蓋檢查,排查“漏檢”“耍秤”隱患,同時發動街道、社區力量協同開展掃街排查,督促水果店、餐飲店、快遞點等在用電子計價秤應檢盡檢、先檢后用。7月以來,全區已檢定電子計價秤2000余台。

管服並重 提升“誠信度”

發現問題是開始,整改整治才是關鍵,渝中區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發揮“室組”聯動監督作用,聯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紀檢組開展監督檢查,推動該局開展景區景點、農貿市場、專業市場誠信計量規范化試點,探索誠信計量“六有”“五統一”“四亮”“兩能”管理制度,提升經營主體計量誠信水平。

在計量政策幫扶方面,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作為,直面部分商戶對檢定政策不清楚、送檢地點不知曉等問題,實施“計量政策主動送,上門服務免費檢”,設置固定宣傳點30個,協調市計量質檢院採取集中檢定、上門檢定、巡回檢定等方式,為經營者提供便利檢定服務18次﹔扎實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惠民生”便民宣傳活動,開展進景區、進市場(商超)、進學校等活動38場次。

下一步,渝中區將持續把解決民生痛點難點問題作為重點整治任務,縱深推進“陽光計量,公平交易”等一批民生實事,完善集貿市場誠信計量體系,打造渝中“誠信計量、放心消費”市場環境,以實實在在的整治成效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李傳芳)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