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如何幫助青少年重建心理健康

2025年01月17日17:18 |
小字號

青少年情緒障礙等問題,不僅影響著青少年的學業和人際關系,更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傷害。重慶優眠醫學中心總院長蒙華慶表示,面對這一現狀,家長、學校和社會需共同努力,科學識別並幫助青少年重建心理健康。

常見的青少年心理問題

蒙華慶介紹,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生年齡逐漸降低,部分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已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抑郁和行為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是擔心考試成績或同伴關系等,而感到無助、孤獨、焦慮不安,自我評價低下,甚至出現逃學、網絡成癮、自殘等極端行為。

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

大體上有這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社會壓力與家庭環境,高競爭環境、獨特的升學壓力和“雞娃”文化,使青少年從小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同時,部分家庭以成績為中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或家庭環境充滿沖突,缺乏支持,進一步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二是缺乏心理支持。這部分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有效的情感聯結,家長也往往忽視孩子的真實感受和需求。此外,孩子沉迷於電子設備,現實社交減少,情感聯結缺失,也可能會加劇心理問題。

三是生理與心理特質。青少年正處於大腦發展的關鍵期,情緒控制的大腦區域(前額葉)尚未完全發育,容易情緒波動。同時,這一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對外界批評或壓力更加難以調節。

如何識別孩子的心理問題

首先,注意孩子的情緒、行為和社交變化。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抑郁,行為退縮、逃避、過度活躍或攻擊性,社交圈子變化,如與朋友疏遠、不願意參加社交活動等,都可能是心理問題的信號。

其次,飲食、睡眠和身體不適等也可能是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食欲缺乏、暴飲暴食、失眠、嗜睡,以及頭痛、胃痛、背痛等經過醫學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的症狀,都需要警惕。

如何幫助孩子重建心理健康

提供情感支持:傾聽孩子的感受,給予他們傾訴的機會,避免打斷和批評。表達無條件地接納,讓孩子知道無論成績如何,他們都被家人所愛和接受。

科學管理壓力:幫助孩子合理分配時間,在學習與休息之間找到平衡。將大的任務分解為小目標,逐步完成,以減少焦慮。

建立健康社交圈:鼓勵孩子參與社交活動,如團隊運動、興趣小組等,培養與同齡人的聯結感,增強社交能力。

尋求專業幫助:當孩子的心理問題持續存在或影響日常生活時,應及時尋求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結合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和必要的藥物干預,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