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企業>>速遞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提速項目建設 推動服務品質提升

2025年01月17日16:20 |
小字號

作為重慶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主力軍,2024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堅持抓項目、擴投資,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投資363億元、同比增長5%。軌道第四期項目218公裡全部開工,工程投資完成近60%。重慶東站道路及綜合配套工程、公交站場等項目有序推動。今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將全力推進軌道第四期等續建項目建設,推動運營服務品質提升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緊抓項目建設 公共出行更便捷

“很方便!剛開始修的時候我們就一直盼望著,現在銅梁也通軌道交通了。”家住銅梁的居民梁女士激動地說。2025年1月2日,市郊鐵路璧銅線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從銅梁西站出發,3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璧山站,至此重慶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已達到575公裡。

“正在加緊建設的軌道4號線西延伸段和6號線重慶東站段力爭2025年通車。”據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軌道4號線西延伸段12月盤溪站、玉帶山站主體結構完工,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8%,軌道工程累計完成30%。軌道6號線重慶東站段持續推進站后工程施工及聯合調試,全線風水電系統累計完成85%,裝飾裝修累計完成81%。

2024年,重慶城市公共交通最高日客運量達1007.5萬人次,軌道交通最高日客運量達614.8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這是重慶城市經濟活力的體現,也是集團為民服務的靚麗成績單。一年來,該集團狠抓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軌道客運分擔率和客流強度提升。全年客運量28億人次,日均765萬人次,同比增長超5.0%。軌道客運分擔率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

近期,重慶公交新開3620線路,優化調整649、1605、1611、1625等線路,線路周邊群眾出行更加便利。這是重慶積極回應“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24年中心城區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07條次,新開微循環公交線路25條,新開通觀音橋6A、18號線1號口等軌道出入口22個。

2025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將提速項目建設,全力推進軌道第四期等續建項目建設,力爭通車軌道4號線西延、6號線重慶東站段,實現7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土建工程過半,其余線路全面進入站后工程施工。做實做深項目規劃,突出運營前置、TOD前置、資源開發前置、市政配套前置“四前置”工作理念,注重與“公鐵水空”接駁。

精准優化公交線網,加強軌道接駁,優化調整線路不少於60條,新增微循環線路不少於5條。大力實施提高軌道交通分擔率攻堅行動,深度挖掘軌道運營潛力,完成3號線“六改八”擴編,開通運營車站出入口20個,進一步提升軌道站點覆蓋率,改善乘客出行條件。推進公軌“一碼通行”“卡碼一體”。持續開展適老化服務提升專項行動,新增適老化公交線路5條以上,做好“愛心預約”出行服務,持續完善“渝通行”APP服務功能。

推進項目投資 以“大項目帶動大產業”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持續推動以“大項目帶動大產業”,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錨定目標、抓住重點,為產業升級、技術創新、開拓市場凝聚發展動力。

2024年,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新增投向川渝地區業務規模達8.96億元、完成率149.3%。深化“三企”聯動,推動鵬瑞利參與重慶東站開發,與中國通號、中車長客組建合資公司,落地訂單金額1.42億元。做優“1+5”產業品牌,單軌亮相國際展覽等,軌道產業鏈企業新增訂單185個、合同金額超42.4億元,市外訂單佔比43%,獲取墨西哥項目訂單,推動全球首創江北機場單軌捷運系統下線。

重慶作為國內首個建設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的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和3號線累計通車裡程98公裡,是目前全國單軌通車裡程最長、運營車輛數最多、列車編組最長、運量最大的跨座式單軌系統。歷經20余年發展,重慶跨座式單軌在軌道橋梁、道岔、車輛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創新突破,全面掌握了跨座式單軌關鍵核心技術,98%以上的軌道裝備已實現國產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25年重慶軌道交通產業將加大‘引進來’和‘走出去’力度,向大交通領域拓展。”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瞄准國家重點景區軌道以及中等城市軌道、大型機場捷運系統等,推動重慶軌道交通產業技術服務輸出。”

同時,在推動經營資源盤活利用方面,今年將有序推動TOD綜合開發和土地出讓。加大招商推介力度,積極打造小地塊開發利用示范項目,深化“小鹿集市”“軌道市集”等品牌建設。

在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方面,持續培育“1+5”產業品牌,深化“公共交通一體化”主品牌,瞄准國家重點景區、中等城市、大型機場等軌道建設需求,加大“重慶單軌”品牌服務輸出。聚焦培育新質生產力,系統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向低空交通等大交通領域拓展,扎實推進“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交通”場景應用落地。(張艷)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