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政協委員變身“推薦官”展示家鄉特產
2025年01月17日19:44 |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大家好,我帶來的是鳳凰鎮石龍村種植的沃柑,它外表喜慶,果實飽滿、皮薄……”近日,來自巫溪縣鳳凰鎮的冉紅瓊委員帶著沃柑在報到現場當起了“推薦官”。
一年一度的巫溪縣兩會,委員們帶著行李箱來報到,這些行李箱裡裝的不僅是委員們的“行李”,更是人民給予的沉甸甸的囑托。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通城人,我親眼見証了通城鎮這幾年通過鄉村振興的大力發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來自通城鎮的政協委員龔廣梅則推薦了通城的巨大變化,在她的講述中,通城處處皆景,大到一村一社,小到一雞舍、一柴房,別具風情,真真切切讓通城人民感受到生活在風景中,讓人心馳神往。
“我手上拿的是今年巫溪縣尖山鎮發展的新型產業金花葵。金花葵又名,菜芙蓉,被人們譽為‘植物大熊貓’,‘生命救心草’,‘維生素E之王’,富含大量的生物黃酮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來自尖山鎮的政協委員朱垚榮介紹了新型產業金花葵,2024年,該鎮發展金花葵種植面積 3000 余畝,收購鮮花530余萬斤,提高農民收益700余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近百萬元。
來自白鹿鎮的政協委員趙金畢推薦了“源自大自然的菜籽油”﹔文峰鎮的政協委員童孝威、吳娟推薦了文峰鎮本土企業何航生產的絲瓜布鞋,非遺老字號、重慶市龍鳳工藝品有限公司的龍鳳梳﹔來自峽谷藥鄉、詩畫蘭英的政協委員李徽推薦了巫溪最好的藥“太白貝母”﹔來自蒲蓮鎮的政協委員鄭萬山推薦了蒲蓮鎮特色農產品——巫溪老鷹茶。
透過行李箱,可以了解到委員們一年間履職的新收獲、新成效、新期盼。每一位委員都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和行動,為巫溪的發展建言獻策,都在為家鄉的經濟發展鼓與呼。(姜光君、王金鳳)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